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法羽賽女單頭三號种子均退賽 李宗偉誓言要衛冕

李宗偉


法羽賽女單頭三號种子均退賽 李宗偉誓言要衛冕

丹麥首要超級賽星期日甫落幕,法國超級賽緊接著在周二掀戰,大馬羽球隊如今將有世界一哥李宗偉與“雙蔚組合”吳蔚昇與陳蔚強雙保險衝擊冠軍。  宗偉誓言衛冕冠軍。
頭號种子宗偉雖然在丹麥賽受困傷勢提早出局,但他已放出要在法國賽衛冕冠軍的誓言,希望能拿下本賽季第4個超級賽冠軍。
一旦宗偉能恢復右大腿傷勢,週三在首圈出戰中華台北選手許仁豪要過關應不成問題。
如果宗偉順利晉級次圈,就將再戰香港剋星魏楠,一哥上週就是在與後者的3局苦戰中受傷,但成功報回2連敗之仇。
宗偉在衛冕路上的阻礙,還有韓國6號种子孫完虎、中國4號种子田厚威和丹麥2號种子艾瑟遜。
大馬國羽次號男單伊斯干達不幸在首圈就硬碰中國新星石宇奇,闖關有一定的難度。
由於印度7號种子斯里坎退賽,大馬男單自由人祖爾法裡獲得從入選賽直接升級正賽,首圈將迎戰中國前亞青冠軍黃宇翔。
另一大馬男單自由人張崴烽則將在周二的入選賽爭取正賽資格,他也是唯一征戰入選賽的大馬選手,首圈對手是丹麥的霍爾斯特。
雙蔚挾超級賽首冠出擊大馬男雙4號种子蔚昇與蔚強將挾著丹麥賽封王的氣勢出擊法國賽,他們在首圈將迎戰丹麥組合阿斯特魯普與拉斯姆申
雙蔚放眼能保持出色狀態繼續奪冠,但下半區的印尼5號种子基迪昂與凱文桑加亞、中國新星李俊慧與劉雨辰、丹麥2號种子馬蒂厄斯與莫根森等均將讓他們面臨挑戰。
另一大馬男雙王耀新與張禦宇第一次獲得參加超級賽的機會,他們在首圈將挑戰印尼新組合莫哈末阿山與貝利。
炳順柳螢已因傷退賽  其他參賽的大馬組合包括女雙“最美組合”許嘉雯與溫可微、混雙陳健銘與賴沛君。國羽頭號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已因傷退賽。
最美組合的對手是日本7號种子與猶胡桃與福萬直子;而陳健銘與賴沛君將在周二率先上演的混雙首圈面對英格蘭組合本特與杰茜卡。
另一方面,女單賽場迎來一波退賽潮,頭號种子西班牙名將馬林,泰國2號种子拉查諾、日本3號种子奧原希望等人已宣布退賽。

法國羽球超級賽,李宗偉因傷出戰成疑

李宗偉這兩天在訓練中卻仍然受困傷勢,出戰與否待定

法國羽球超級賽,李宗偉因傷出戰成疑

大馬一哥李宗偉出戰週三的法國羽球超級賽男單首圈成疑。
世界排名第一的宗偉上週在丹麥首要超級賽拉傷右大腿肌肉,並因此在復賽輸球法國選手利維德茲。
剛剛度過34歲生日的宗偉在法國賽是頭號种子兼衛冕冠軍,不過,一哥這兩天在訓練中卻仍然受困傷勢。
大馬國家羽球隊男單教練葉誠萬表示,他們將在周三的男單首圈比賽前開會討論,以決定宗偉是否能上場出戰台灣選手許仁豪。
葉誠萬說:“宗偉、大馬隊物理治療師桑德拉和我將在周二進行討論。桑德拉表示宗偉還不能恢復他平常時的移動。”
“我們會在周二晚繼續進行治療,並讓他展開微量訓練,如果他的移動有好轉,他就會上陣,但如果他還是移動有困難,我們就會讓他退賽。”
“希望宗偉在周三能盡快恢復,情況好轉。”

法國賽:田厚威晉級,傅海峰/徐晨一輪遊

男單:田厚威(中)2:1(21-13 17-21 21-17)穆斯託法(印尼)

法國賽:田厚威晉級,傅海峰/徐晨一輪遊
2016年法國羽毛球公開賽1/16賽正在開打,田厚威、石宇奇晉級,傅海峰/徐晨一輪遊。辛德胡擊敗葉姵延晉級,差點打滿30分。
首局,田厚威一路大比分領先,以21-13拿下了這局;第二局中段,兩人比分不斷交替上升,但穆斯託法在13-14的時候連奪5分佔據優勢,最後以21-17扳平;決勝局,田厚威從3-4落後開始也是連取5分,此後便一直保持領先,最終他以21-17結束了這場比賽。
男雙:傅海峰/徐晨(中)1:2(15-21 21-19 9-21)馬修/哈雷托勒(英)

第一局,英國組合保持領先,以21-15拿下;到了第二局,傅海峰/徐晨在11-15落後的時候猛追6分反超,最後以21-19扳平;決勝局,傅海峰/徐晨最終還是以9-21落敗,止步首輪比賽。
其他部分戰況:男單:石宇奇(中)2:0(21-11 21-19)伊斯干達(馬)女單:辛德胡(印)2:0(21-9 29-27)葉姵延(中國香港)女單:山口茜(日)2:0(23-21 21-17)蓬迪(泰)女單:戴資穎(中華台北)2:1(21-13 17-21 21-12)米婭(丹)女雙:駱贏/駱羽(中)2:0(21-13 21-11)蒂亞拉/里基(印尼)

法國賽:李宗偉因傷退賽,薛松不敵喬納坦


法國賽:李宗偉因傷退賽,薛松不敵喬納坦

2016年法國羽毛球公開賽1/16賽正在進行中,李宗偉因傷退出此站比賽;國羽方面,薛松遭喬納坦逆轉,何冰嬌、陳清晨/賈一凡晉級;黃凱祥/王懿律、劉成/鄭思維遺憾出局。
此前,葉誠萬就曾向媒體透露:“如果宗偉的移動有好轉,他就會上陣,但如果他還是移動有困難,我們就會讓他退賽。”如此看來,李宗偉的傷情還是沒法在賽前有所好轉,希望他好好養傷,早日康復!
喬納坦(印尼)2:1(15-21 21-15 21-13)薛松(中)

第一局,喬納坦在上半段一度領先,但中場間歇過後,薛鬆在6-11德劣勢下狂追7分反超,隨後兩人又戰至13平,薛松繼續拉開比分,最後以21-15領先一局;
第二局,喬納坦自1-1之後一直保持比分優勢,又以21-15扳平;決勝局,兩人在上半場打得比較焦灼,但之後喬納坦連奪6分徹底拉開比分,最終他以21-13成功晉級下一輪。
在這場中國與印尼新生代力量的較量中,薛松遺憾止步1/16決賽。

其他已結束的比賽情況:男單:安賽龍(丹)2:0(21-10 21-15)全奕陳(韓)男單:約根森(丹)2:1(21-18 20-22 21-13)茨維布勒(德)男單:魏楠(中國香港)0:2(13-21 16-21)王子維(中華台北)男單:孫完虎(韓)2:0(21-19 21-14)林祐賢(中華台北)女單:何冰嬌(中)2:0(21-9 21-19)梅蒂(丹)男雙:普拉塔瑪/蘇華迪(印尼)2:0(21-17 21-17)黃凱祥/王懿律(中)男雙:基丁柳蓬/德差波爾(泰)2:0(21-19 21-13)劉成/鄭思維(中)男雙:伊万諾夫/索松諾夫(俄)0-1 拉斐爾/卡斯巴爾(德)——退賽女雙: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日)2:0(21-13 21-18)阿凡達/瑪哈黛維(印尼)女雙:佩蒂森/尤爾(丹)2:0(21-11 21-8)L·史密斯/索菲(英)女雙:陳清晨/賈一凡(中)2:0(21-15 21-18)金昭映/蔡侑玎(韓)

早川賢一悲情退役,自爆和搭檔穿一模一樣內褲

“奧運後,他沒有了前進的目標,加上傷病,最終選擇退役。”


早川賢一悲情退役,自爆和搭檔穿一模一樣內褲

隨著里約奧運會的結束,日本國家羽毛球隊也進入人員調整的新老交替階段。繼佐佐木翔退役後,現年30歲的男雙好手早川賢一也在10月22日宣布退出國家隊。


未能奪得超級賽冠軍早川賢一曾在2014年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希望能在羽毛球生涯中獲得一次超級系列賽冠軍。不過在結束國家隊生涯時,早川賢一也未能達成這一目標。他的最好成績為7次超級系列賽男雙亞軍(三次全英賽男雙亞軍)、2014年湯姆斯盃冠軍和2015年世界錦標賽男雙第三名,世界排名一度攀升至第二位。前國手龔偉傑認為早遠組合的連貫性出色、防守頑強,不過缺乏絕對的後場進攻能力,制約了早川賢一/遠藤大由的發展上限。
早川賢一曾表示他與遠藤大由的組合就像夫妻一樣,在國際比賽輸球當晚,兩人常常單獨出去喝酒,發對方的牢騷。甚至內褲都是同一品牌、連花紋也是相同的。即便是頭一天吵架,兩人第二天也會和好。


里約奧運受傷致輸球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早川賢一/遠藤大由與印尼選手亨德拉/阿山、中國選手柴飚/洪煒等強敵同分在死亡之組。早川賢一/遠藤大由先是打敗了曾連輸9次的亨德拉/阿山、之後又險勝柴飚/洪煒,提前鎖定一個八強席位。就當很多人都看好他們摘得獎牌時,卻發生了意外。
在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前,早川賢一在訓練中扭傷了腰,當時一度連走路都走不動,經過醫生和保健員的注射和止痛治療,最終能站在球場上,不過,移動還是受到影響,而不敵印度選手。在四分之一決賽,他們迎戰英國選手蘭格里奇/艾力斯,第一局在18比15領先,第二局在17平後,連續失分,最終止步八強。
回國後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早川賢一說:“曾經想過要是沒有出現傷病就好了,不過,在奧運會前兩場比賽打出了自己最高的水準,覺得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遠藤大由或與渡邊勇大搭檔早川賢一表示今後依然會參加日本國內的比賽。他與遠藤大由從2010年6月開始正式結成搭檔。 2012年12月,同為26歲的早川賢一/遠藤大由在全日本綜合錦標賽中擊敗佐藤翔治/川前直樹、橋本博且/平田典靖,第一次贏得代表日本國內最高水平的全日本綜合錦標賽男雙冠軍。在2013和2014年,兩人在全日本綜合錦標賽中衛冕了男雙冠​​軍。
渡邊勇大(右)

尤尼西斯公司總教練中條彪告訴愛羽客:“早川賢一的主要目標就是在奧運會上爭取好成績。現在奧運會結束了,他感覺沒有了前進的目標。加上腰傷和國家隊繁忙的日程使得他決定退出國家隊。不過,公司對他很好,所以他依然會代表尤尼西斯參加國內的比賽。”
據中條彪介紹,實際上日本隊依然希望早川賢一繼續打下去。而早川的搭檔遠藤大由預計將與渡邊勇大結成新組合參加之後的國際比賽,兩人曾在今年9月的全日本社會人比賽中合作,並擊敗園田啟悟/嘉村健士贏得冠軍

36歲“老妖精”竟擊敗安賽龍,看完你不得不服!

一個36歲老將,除了速度,步法、手法、佈局都是超一流

36歲“老妖精”竟擊敗安賽龍,看完你不得不服!

作為一個36歲的老將,羽壇常青樹李炫一還能夠戰勝小他14歲,當下世界排名第四的羽壇小鮮肉安賽龍,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今天菜師兄就帶大家看看李炫一是怎麼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進攻追求“落點”的極致化


(藍衣接殺擋網+正手突擊直線)

(藍衣殺球非常貼近邊線)

(藍衣勾對角+頭頂區突擊直線)

藍衣殺球非常貼近邊線)
在大眾的常識裡對進攻極致化的想像可能更多是坦農薩克這種,不講道理瘋子一般的殺球。李炫一顯然不是這種,但菜師兄依舊把李炫一的進攻評價為追求極致化。在於其對“落點”追求的極致化。這種幾乎一有機會就殺邊線的戰術對於年輕小將來說無疑是碰運氣,因為照著邊線殺,理論上有一半出界的可能,大多數小將不會這樣冒險。但看似冒險的處理,在李炫一這裡卻成了合理,這是其多年經驗和手感的磨練,以及強大自信的體現。

二、追求“線路組織”的極致化

(藍衣接殺擋網+回勾對角,利用重複落點球路)

(藍衣回勾對角,體現出細膩的手法,和網前超人的自信)

(藍衣反手推挑直線+抓直線過渡快彈斜線)

(藍衣幾乎站在原地抓到了紅衣的直線過渡球)

藍衣勾球+推斜線底線+再次勾球,全是斜線控制)

(藍衣推斜線+勾對角)
李炫一比安賽龍大了14歲,這多出的14年球齡可不是白打的,其球路的組織和預判已經出神入化。配上細膩而簡潔的手法,足以實現精深的佈局。小將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李炫一的圈套無法掙脫。

三、防守經驗老道,受假動作干擾不大

(藍衣接發被假動作干擾,仍然保持快速的啟動上網回放+挑球)

(藍衣接發被假動作干擾,仍然保持快速啟動上網回放+扑球)
經驗除了在進攻和控制的球路上幫助李炫一,在防守的球路上一樣有很大幫助。不管是面對對手的假動作,還是狂風驟雨的衝擊,李炫一都能站住位置,合理選位。

四、總結清楚自己的特點,擺正自己的心態,同時把經驗,技術 ,球路組織發揮到極致,這就是36歲的李炫一。他從來都不是世界最強者,但他確是世界最強者的試金石。如果你連一個36歲的老將都拿不小,就沒資格被稱為超一流。
“太極劍”李炫一的球也是看一場,少一場,我們好好珍惜吧。

想讓出球更細膩?這個細節,90%的業餘球友都忽略了!

被忽視的發力空間有多重要?三句話幫你總結!


想讓出球更細膩?
這個細節,90%的業餘球友都忽略了!
同許多球類運動相似,羽毛球運動是一項空間的球類運動。但凡是空間內的球類運動,都會存在很多空間問題,今天就討論一下關於羽毛球運動中,在擊球時球與身體之間的距離與空間的問題。很多時候,這個關鍵問題並沒有被太多人重視。
足球運動中,我們看到不少專業球員在射門之前,會將球撥離身體一個距離,然後拔腳怒射;籃球運動中,我們看到球員會將整條手臂充分向上打開,然後發力投籃;乒乓球、網球,我們也見到球員們在身前、身側,進行大力回球……那麼羽毛球,我們可曾留意過這個擊球前的距離細節呢?

我曾經在不少情況下,得見以下幾種場景:場景一,打雙打,尤其是打混雙,男隊員在後面一個勁衝女隊員喊:“站網前!不要退!封死它! ”然而結局往往是前場的隊員面對來球一晃拍子,撲了個空、打到毛、或直接攔下網,後場隊員哀聲載道,前場隊員也垂頭自責;場景二,被對方平高球直接頂到反手底角,來不及調整步伐打頭頂球,就只有轉身反手回擊。而很多人往往喜歡直奔球落點而去,總是讓坐在場邊的我以為他們是要去爭搶一個頭球,結果往往就是離球太近而根本揮不開拍子,勉強打出反手球,通常也是軟弱無力;場景三,一個高球沒有起到位,對方痛殺一個追身球。本來殺球力道不是很大,但因為直奔身體正中而來,一時間無法思考該採用正手還是反手進行防守,於是只見球員目露驚惶、身體呆直、手握球拍如握一菜刀,還在正反手之間徘徊決斷之際,便被一球擊中正身!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但追究問題主要根源,歸納起來都是同一個:沒有拉開或讓出一個充分的擊球距離或擊球空間,導致擊球手感、力度、控制度均大幅下降我們在面對每一個來球,思考回擊方案之時,都不能忘記要預留空間或距離。針對業餘球員,以下幾種常見情況發生時,這個關鍵的距離與空間的問題還是容易被我們遺忘。 (下文中皆以右手持拍為例,左手球員請自行左右調換)

一、前場球員處理網前球,留出足夠空間雙打比賽,節奏速度快、反應時間短、攻防轉換頻繁,誰能更多搶到前後站位的機會,誰就更多的把握主動。因此在獲得前後站位的機會時,網前隊員很容易因為太過於想守好網前而過於靠近球網,結果就是上面場景一中所說的揮空、打毛、下網、被爆頭…
圖1 網前常規站位法

正確做法應當是在封網時適當拉開與球網的距離,一般封網的常規站位應當是在T字型偏後一兩步的位置(女隊員根據身高可以適當向前調整,但最多不能超過T字的橫線)。這個站位並不是死的,要隨著對方隊員的回球方式和後場隊友的出球方式進行前後左右微量調整(詳見圖1,微調方式本文暫時不議)。如果站位太靠前,當對方回擊網前球時,你的回球方式會顯得非常尷尬。球一過網就到了你的胸前,此時你的球拍也許是舉起的,然而你的大臂和小臂之間卻只能打開到一個詭異的銳角,這個該死的銳角會導致你完全失去擊球感覺,就更不要提幫你有效發力了,此時你唯一的選擇也許就只有回擋或回放,並且能把球打過網就謝天謝地了,就更不要妄想發力了。
圖2(a) 網前反手位兩步到位擊球步伐——左腳向左前探一步

圖2(b) 網前反手位兩步到位擊球步伐——(b)轉身,上重心,右腳出大步

有人會說,這樣的站位雖然拉開了合理的距離,也留足了反應的空間,但是看起來離網這麼遠,要是球過來了,來得及上網嗎?如果能盡量保持像圖1那樣的站位,當對方回網前,球過網之後,我們要根據來球線路採取不同步法上網搶點擊球。以右手持拍回擊網前左側反手區的小球舉例,來球在網前左路,左腳探出一步,重心快速跟進,右腳再立即跟上一大步(詳見圖2) ,就完全能夠揮拍打到最左側的球。此時的擊球由於我們拉開了距離,有非常足夠的空間讓我們施展步法、打開手臂、看準時機、快速作出判斷後發力推撲或順勢搓放。並且採用這樣的上網步伐擊球時,球總體來說還是位於我方的身前(觀察圖2中的b圖),也有助於我們用余光去觀察對手站位並採取相應回球手段。如果此時我們站在網前,面對最左側的來球,那我們就只有將腰部轉過近180度,完全在身側去攔球了(詳見圖3),此時的球完全在身體一側,雖然距離是有了,但我們的視線卻只能看到一側,無法在擊球的同時做到觀察對手站位了。
圖3 若是站位太靠前,只能像這樣去接網前反手位的球

二、處理反手位的高球,跑出合理空間無論在單打還是雙打中,反手擊球對於很多業餘選手來說都是一個瓶頸,邁過了就提升一大截,邁不過就繼續在初級水平熬更守夜。本文我們不討論反手擊球的各大要領(如果有大家興趣,以後可以專門抽空寫寫我個人對於反手的一些感悟)。今天我們只談一點,針對打反手球時候距離與空間的問題。
前面說了,我看到有些球友打反手球時不要命的向球的落點衝去,就像是足球運動員在爭頂頭球一樣(詳見圖4)。我想那一刻他們是忘了,足球運動員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身體,而站在羽毛球賽場的我們則不一樣,我們的手中有一把“劍”。因此,打反手高遠球時,不要忘了你那纖細修長的手臂,和你手中那支跟你的手臂差不多長的670多毫米的球拍,給它們留出足夠的施展空間吧。
圖4 反手習慣這種跑動線路的,上輩子都是喜歡爭頂頭球的足球高手

當球直奔後場底角而去,如果有充分的準備和足夠時間,最好還是能夠右腳順步後撤調整為頭頂擊球。如果來不及,這個時候,就要留意跑動的方式了。以單打為例,一旦決定採用反手擊球,盡可能在對方剛一出球就要開始啟動,但首先要明確,跑動的終點不是球的落點,而是與球相離大約一臂之隔的位置。從單打的常規站位位置跑到最大的反手底角位置,一般也採用兩步後退法:轉身,後撤左腳,重心後靠同時右腳向右後方跨出一大步,同時擊球,擊球後右腳蹬地轉身小跳步回位。像這樣拉開適當距離、留出合適空間的反手擊球方式,會更容易助你發動全身力量去擊球。
有人也許要問,那萬一對方打我反手時,我本身站得就比較靠近反手,要是對方的來球與我身體相隔還不到一臂,那難道我還要向右側移動,以拉開合適的距離再擊球嗎?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那要么是對方的球沒有打到點子上,要么就是你自己沒有站到該站的點子上,建議最好還是積極地調整幾步,打頭頂球吧。
圖5 在決定反手回球之時,要立即明確這樣的跑動路線

圖6 反手移動線路與來球距離示意

三、處理追身球,讓出適量空間遇到打點準確的對手,最頭疼的就是四方拉吊和殺追身了,很多人也都吃過這樣的虧,殺你一個邊線,勉強接起一個球,緊跟著上來撲你一個追身,有時候明明判斷對方扑出界了,就是讓不開也接不到,這個時候真是恨不得將自己縮成一根擀麵杖來讓開這顆球,背景音樂我想應該是《let it go! 》。其實在接追身球的時候,這麼狹小而短促的一個節點,也涉及到一個擊球空間的問題。
當然,接追身球的情況跟前面兩者是不一樣的。時間上來說,追身球都是撲殺,時間短;空間上來說,球飛快地直奔身體而來,沒有辦法提前留或跑出空間。因此,只有靠“讓”,下肢不動,僅利用上半身的偏轉,來讓出一個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在接追身球的時候,我們是很難控制身體與球的距離的,如果能趕在球近身之前將其截擊回去,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但追身球往往來勢兇猛,轉瞬即到眼前。因此我們這裡讓出一個空間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拉開與球的距離,更多的是為了給我們更好地控制和發力預留一個空間。

追身球的點一般大致分佈於三處:左右肩和胸口。處理左肩位置的追身球,多采用反手擊球,擋網前或起高球擺脫,通常身體向右讓開一個擊球空間,讓球的小動作還可輔助發力;處理胸口位置的追身球,多采用反手橫拍擋網,這個位置的追身球要回高球比較困難,身體依舊要往右側讓開一個小空間;最難受的應該就是右肩位置的追身球,如果能搶到前點,還能正手抽一拍平快球,但一旦被球近身,這個位置便只有身體迅速向左讓開一個空間,採用正手回網前球了,如果沒有能夠及時、迅速讓出空間,你只有盡可能將小臂往下沉來擋球了,即便如此,你的回球依舊很難過網。
面對以上提到的三種情況,處理球時,切記與球保持距離。當然,還有很多擊球方式,也需要我們留出足夠的空間和距離,這里便不再一一舉證。

上文總結起來,也就三句話:1.處理網前球,留出足夠空間;2.處理反手球,跑出合理空間;3.處理追身球,讓出適量空間。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霹靂布袋戲》,劇中有一人物,名為“留三分”,鬼梁兵府食客,藍袍持劍武生,武藝高超,濃眉肅穆,聲厚沉、性穩重,凡事慣留三分,但亦不乏武者自信。其實想來,打羽毛球亦當如此,回擊來球,空間多留三分;挑戰高手,自信多留三分;指點弱者,球品多留三分;羽球為友,熱愛多留三分。縱一身球技超群,也要知人外有人(“留三分”終死於閻魔旱魃之手)。自信常伴身,凡事留三分,武不用其極,樂交天下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