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羽毛球球拍的握法全面解析

羽毛球球拍的握法全面解析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07&extra=page%3D1

我們在打羽毛球時,握拍方式在打球的過程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擊球位置的不同有六種握拍方式,不再僅僅是我們學球的時候所學的標準的正手握拍以及標準的反手握拍。

握拍在變,為的是什麼?自然是為了更合適的擊球。我們應該要根據擊球的需要,對握拍進行一定的調整,而不能局限在所謂“標準握拍”的框架內。我們擊球經常要考慮的要素有以下幾點:

1、力量
比如在正手後場擊打高遠球或者殺球,我們需要足夠的力量,從而我們的握拍的時候需要更加的有力,甚至我們在下面的圖中可以看到,專業運動員在引拍的過程中已經握成了教科書上所謂的錯誤的握拍法—拳式握拍。

2、出手速度
聽過熊國寶反手技術講座的朋友相信對熊導的反手平抽球以及反手扑球還有一定的印象。而熊導的這兩項技術的握拍其實是不同於 李再福《追球》過程中的握拍的,雖然他們對應了同樣的球路。比如在反手平抽的時候,熊導作為單打運動員,他更注重的是出球的深度、力量,所以熊導會才有旋 轉發力的方法,所以這種握拍拇指頂在了側棱上。而李再福更強調的其實是出手速度,即更適應於雙打裡快的出手節奏,所以並沒有旋轉發力,而是以一種接近自然 握拍的方式進行擊球。

3、反應時間
其實類似於第二點,就算同樣的球路在不同情況下他們的握拍也是不一樣的。同樣以反手平抽為例,如果是反手接殺的平抽,在準備時間很短的情況下,是很難做出旋轉發力的動作,所以拇指頂在側棱未必是最合適的方式。

4、控制
最大的標誌就是網前。網前球對於控制的要求遠遠大於力量。所以在握拍的時候更加重要的是兩個控製手指—大拇指以及食指。如下圖所示,依靠敏感的大拇指和食指可以更加精確地控制住球的落點。



當然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因素,但是主要的可能是以上幾點,現在我們來學下六種握拍法。


1、正、反手扑球的握拍:

扑球最追求的應該是出手速度,以最快的速度出手發力對對手進行打擊,這樣對於角度的控制以及力量的要求就沒有那麼高。所以採用的是下圖所示的握拍,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出手。



2、正、反手平抽的握拍:

不同於扑球的握拍,而是一種類似於自然握拍的方法。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與出手速度的兼備。

3、正、反手被動後場的握拍:

這種握拍其實適合的是被動情況下的發力,未必是最適合打出對角網前過渡球的握拍。為了充分發力而擺脫擊球點在身體後方的限制,從而採用以下的方法:將大拇指頂在了棱上。這樣就可以充分借用了手腕的力量從而擺脫後場被動的局面。



總的來說,握拍是千變萬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 “宗”就是你擊球的目的,如果為了追求力量,球拍握的可能更緊;如果為了追求網前控制,前兩指將成為主要的支點;如果追求速度,那麼直來直去的握拍將是一 種好的選擇……當然也不僅限於此,比如在網前被動勾對角,大拇指的位置繼續保留在標準握拍未必是最佳。
反手接殺勾對角小球時,持拍手虎口對在第一條斜棱上,影響擊球時的拍面角度,對角線球出球角度大。

應將虎口對在第三條斜棱上,掌心完全空出。這種握拍,能得到最佳勾對角線球的擊球拍面角度。



時刻去體驗拍在你手指的位置,根據你的擊球目標而去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握拍,不要再因為握拍而擊球,我們應該是因擊球而握拍。

如何練羽毛球後場側身殺斜線假動作

如何練羽毛球後場側身殺斜線假動作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08&extra=page%3D1
 
如何練好羽毛球後場側身殺斜線的假動作?在比賽中,較多時候對手會以平高球壓你的正手位的遠端后場角,你可以採用正手後退步伐,在最後一下起跳,身體與邊 線平行,頭也不轉,似要殺對方一個壓邊直線球。因為你沒有轉體,對手將注意力放到你的正手半區(他自己的反手半區)。而你的手臂和手腕突然一旋,殺了對手 一個正手大斜線,落點在中要。或者劈吊大斜線到對方的另一網前角。其妙之處讓對手只能回味了。使用該假動作最經典的選手非陶菲克和蓋德莫屬了。



還有許多精妙絕倫的假動作,的確難以一一例舉。
無論使用何種假動作去迷惑對手以達到你真正的目的都取決你在羽毛球比賽中對場上的閱讀能力和駕驛比賽本事。

而想要學好假動作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動作的一致性;
二、三分手法與七分步伐。任何時候都要腳下到位,最好是提前到位。這樣你就可以從容不迫地發揮你的技能;
三、不斷積累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培養良好的判斷能力;
四、加強比賽意識和善於總結提高。

羽毛球手指發力技術詳解

羽毛球手指發力技術詳解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09&extra=page%3D1


羽毛球手指發力技術詳解
很多人在學習羽毛球發力技術時,都進入了一個誤區:以為發力的是手臂。孰不知手指也要發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打羽毛球的技巧中的羽毛球手指發力技術詳解,讓你對羽毛球手指發力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其實,手指發力可以分為“松、小、巧”三個階段,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打羽毛球的手指發力技巧一:松



所謂“松”也就是身體輕鬆、動作協調地發力,身體“松”是協調、輕鬆發力的基礎。這個階段重點要學會合理、規範的揮拍姿勢,掌握最佳的發力節奏與擊球點,善於借助蹬地轉體的力量,順勢轉體揮拍(如上兩圖所示),動作協調、身體放鬆的發力。

打羽毛球的手指發力技巧二:小
所謂“小”也就是發力動作要小,這需要充分訓練小臂內外旋與手腕發力動作的同步協調配合。著名的熊國寶教練對此有句深刻的總結“羽毛球很多發力動作都是旋轉發力,而不是直力發力,旋轉力大過直力,任何一個點都是如此”。

打羽毛球的手指發力技巧三:巧
所謂“巧”也就是很靈巧地運用與控制力量,這就需要充分運用手指發力的技巧,例如屈指、捻指、拇指頂指發力的技巧。羽毛球中的拉、吊、劈、推、勾、搓等發 力動作如果運用上手指發力的技巧,將會使發力動作更加具備一致性和隱蔽性,做到很小的發力空間內彈指之間就能瞬間發力,更加輕巧、靈活地控制球路的飛行方 向與弧線。
正確的手指發力動作是羽毛球技術的關鍵,也是難點。因為大家學動作往往是講的少練得多,往往講到後來就流於“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或“多練練就好了”。以上就是對手指發力的詳細解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看看100年前人們是怎麼打羽毛球的

看看100年前人們是怎麼打羽毛球的
123103f4r77rkdkjxmmlkj.jpg
123103qzfomofjlmjammgj.jpg
123103sa5z8w5sa50yn860.jpg
123104mrr5ppkb2ar772q5.jpg
123104v77z3nv3anqq7606.jpg
123105jkulpcxsokl00csl.jpg
123105n191b1lz8lb9z1la.jpg
123105olghgh2kgzhrqh4h.jpg
123106hzj1c0ivwycuwjdy.jpg
123107j42yyznc8n24g4vd.jpg


123107sthnn6qhqglq5w1q.jpg
123107zj621oedrnfnwwsw.jpg
123108u0e770b37e3e68ro.jpg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國手支招| 跳得不高,也能跳殺,這個有訣竅!

國手支招| 跳得不高,也能跳殺,這個有訣竅!
來源 :
《羽毛球》雜誌   
主講嘉賓:於小含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76&extra=page%3D1

主要成績:
2015年中國陵水國際挑戰賽女雙冠軍
2014年澳門黃金大獎賽女雙冠軍

 



“假如自己跳得不夠高,還是想練跳殺,可以嗎?”(陳禮泉-Chine)
跳得不夠高同樣可以練習跳殺,跳殺的重點是獲得一個盡可能高的擊球點,同時還要找到一個自己最舒服的發力點,二者結合才能達到一個威脅更大的跳殺。每一個 人的彈跳能力、起跳高度都是不一樣的,不是說跳得越高,跳殺的質量就越好。如果你一味地追求高度,導致自己的動作變形,或者說勉強發力,出球質量同樣不會 高。所以,跳殺應該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度、發力位置就可以了。


“為什麼堅持了那麼久的體能鍛煉,打完一場球下來,還是好累?”(勇遠有李222)
體能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積累的絕對體能,另一方面是自己在比賽中合理分配體力的能力。從提問來看,第一方面的絕對體能您已經具備了,打球還會覺得累,那就很有可能是在打球過程中分配體能存在問題。

分配體能也有兩方面的概念。首先,要根據您體能的狀況,制定合理的戰術,是開場就強攻加速,還是放慢節奏打拉吊,這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決定;其次就是步法,優秀的、合理的步法可以減少在球場上不必要的體能消耗。我建議,您可以在平時打球的過程中增加一些步法訓練。


“被逼頭頂殺球或吊小球是因為步法不夠快?不到位嗎?”(villageB)
步法不夠快確實有可能造成被對手壓住頭頂區的現象,解決辦法第一就是加強自己的步法訓練,加快移動速度;第二就是提高自己的預判能力,通過觀察對手的習慣球路或者出手動作,提前做出判斷,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被壓制頭頂區的問題。

此外,羽毛球是一個很講究連貫的項目,有時候場上出現的問題不是單一的,很有可能是和上一拍緊密聯繫的。有可能您上一拍的質量不高,被對手抓住機會壓制, 或者自己上一拍的重心移動太大,不能及時回位,留下空當等。因此,要提高自己在場上的連貫能力和意識,可以幫助解決您所提到的這個問題。


“怎樣正確判斷球路?”(劉小小雪5)
首先,你要留心觀察對手的球路,尤其是一些習慣球路;第二,就是在平時的訓練中多注意摸索一些羽毛球自身的規律,比如在雙打中,殺球的時候,10個人可能 有8個都會選擇殺直線,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試著回對方後場高球的時抓直線;第三,就是提高自己的出球質量,用速度和線路去限制對方。很多高水平運動員預判 很準,其實就是自己出球合理、質量高,逼迫對方打不出別的球路,從而才能提前預知對方的球路。


“剛接觸羽毛球,我想問一下,步法練習應該從哪下手?”(叉叉)
如果您是剛接觸羽毛球,我建議您首先要注意一下體能和力量的積累,多跑跑步,做做力量練習,因為充足的體能和足夠的力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傷病。

練習之初,建議先徒手按照各種步法的點,用分解動作掌握正確的動作。這樣可以體會到腳步的順序和連貫性,熟練之後加快速度。我建議多練習兩側的移動,還有兩側上網的步法,這在剛開始打球的時候應該很多時候會用得到。


“羽毛球的很多技術要用手指發力,但在實戰中,我運用不好,請問我應該怎麼做?”(靈兒)
首先要確定您是否已經掌握了手指發力的正確動作和方式,如果已經掌握了,那就是“敢不敢”用的問題了。實戰其實就是檢驗訓練的,只有在訓練中練到位了,技 術掌握好了,在比賽中才可以發揮自如。還有一點,不要太緊張,不能說某個技術動作我剛掌握就不敢去用,這是不對的。不要緊張,因為緊張會導致動作僵硬,發 不出力。


“鞭打的感覺是如何訓練出來的?”(美嫚兒)
所謂的“鞭打”動作,其實是一個比較形象的形容,是指羽毛球發力的時候,發力應該是統一協調有層次的。以正手高遠球為例,從蹬地轉體將身體力量輸送到手臂 上,然後大臂發力,帶動小臂發力,再帶動手腕、手指發力,整個過程就像一條鞭子甩出去,力量從鞭子的末端到鞭梢,是一個統一協調、有層次的過程。理解了這 樣的感覺,自己在打球時慢慢體會就可以了。


“打球時,如果遇到一位速度很快的選手,我該怎麼應對?謝謝!"(綠茶)
不知道您說的快是指對方的移動速度快還是出球速度快,這是不同的。不同的對手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比如說​​,如果對手移動速度快,那就可以用一些假動作, 或者主動改變比賽的節奏,讓他跑起來沒那麼順,消耗他的體能,降低他預判的成功率;如果對手的球速快,那就要提高自己出球的質量,要么控制得對方不能很舒 服地發力,要么就是把球拉開,弧度打高,給自己充足的時間準備下一拍。


“我在和雙打搭檔配合的時候,總是感覺節奏不太對,有時候甚至會撞拍,需要怎麼改啊?”(魚化石)
這個問題每一對雙打應該都會遇到,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撞拍子的情況都經常發生。其實,解決辦法就是平時盡量多溝通,尤其球拍撞到一起或者兩人跑到一起的時候,要馬上和同伴溝通,這樣的球應該誰去接,培養你們之間特有的默契或者說習慣。


“怎樣才能打出落點精準的吊球?”(石頭)
練吊球的落點屬於比較細膩的技術,一個大的前提就是要多練習,慢慢磨手感。每一個動作和落點都是經過無數次練習才能達到最佳質量,最好的練習方式是讓一個人給你發多球,通過多次重複練習來提高吊球的質量。

訓練的時候,我個人建議給自己留出餘地,就是不要太追求“最佳落點”。比如,在吊球的時候,理論上貼著網帶過網或者壓在邊線是最高質量,但在平時的多球定 點訓練過程中就不要要求那麼高。因為在實戰中,通常都是在運動的狀態下接球的,與定點接球是不同的。如果平時定點訓練追求的質量太高,養成了習慣,那麼在 移動接球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失誤了

自我訓練方式1:貼牆揮拍訓練附視頻糾錯

自我訓練方式1:貼牆揮拍訓練附視頻糾錯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37&extra=page%3D1


導讀:貼牆揮拍是常見的自我訓練方式,如何才能在沒有教練在旁指導的情況下,自己爭取把動作練正確?怎樣才能在揮拍中,體驗熊國寶教練的“砍老虎-拍蒼蠅”的發力方式?球拍的握法,轉身時的腳法,怎麼收拍,這些細節要領是什麼?

如【每日一文2015 03 15】《諮詢實例3:打羽毛球打到手肘位置內髁痛,什麼原因?如何避免?

 

一文中提到,貼在球網或者牆壁的旁邊,可以強迫自己擊球前抬肘,形成最標準的鞭擊發力動作。
“講究”與“將就”之間的區別大抵如此,
講究的,一定要身體形成適合鞭擊發力的狀態後才打球。
將就的,只想拿拍子去碰拍,球還沒過來,拍子就急匆匆的伸到身體的最前面去了。

這一期想把這個貼牆訓練的方法再結合網友terryhou的圖片,還有網絡上的一個視頻,一起來體驗一下肖老師說的貼牆揮拍訓練,怎麼練才能把擊球動作練得最標準?怎麼練才能避免固化另一個錯誤的動作?
第一步:側身引拍


此處,建議改進的地方:
1,側身引拍/架拍的時候,拍面最好正面朝前,不要斜著拍面與歪著球拍。
至於是”山字型“豎直90度好,還是如日韓教材中的斜向前45度好,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有興趣的可以點文後的參考資料,裡面有熊國寶教練的詳細解答。
正拍面朝前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一引拍就馬上是正拍面,就能用最大的拍面面積去處理很多來不及反應的球,這樣在電光火石的被動瞬間,你有這種一引就是正拍面的非條件反射,就會佔優勢。










===========================


第二步:轉身倒拍


這一步能顯示貼牆練的最大好處:
1,你肘部不先過去,拍子別想過去,強迫形成衝肘發力的意識與動作,肌肉優先,器械​​延遲;
2,強迫在擊球點最高的時候發力擊球;
3,強迫在身體動作最舒展的時候發力擊球;
4,強迫球的落點在左肩上方附近,很多人打球不穩定,失誤多的原因,就是落點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導致自己每一個擊球動作都是陌生的,陌生動作無法保證熟悉球路,也就無法穩定發揮。

此處,建議改進的地方:
左手此時不能馬上放下來,此時仍然有平衡身體的重要作用,如李在福在《追球》中提到,左手平衡得好的話,可以讓你擊球的整體力量增加10%以上。右手如在發力的緊張狀態,左手就不能完全放鬆,像肖老師那樣稍微架著最好。






如上面這些動圖,右手緊張的同時,左手也要一直保持平衡,一直用比較自然的方式架著,不會完全放鬆下來。
======================


第三步1:出拍-砍老虎

此時如果握拍是正確的話,手掌的虎口應該感覺到拍柄的側寬麵的反作用力,這個動作熊國寶教練比喻為“砍老虎”。
如前文【每日一文2015 06 11】《熊國寶教練教學方​​法的個人總結》
中提到,砍這個動作是你本能的動作,不需特別的訓練就能掌握,但跟標準的羽毛球擊球動作還隔著一層紙,下一步就是挑破這層紙的關鍵步驟。

第三步2:擊球-拍蒼蠅

砍向球的過程中,把手腕翻過來,將”砍擊“的動作變成”拍擊“的動作,就自然而然完成了標準的小臂內旋發力。
除非點殺這種小發力的技巧,否則對於正常的大發力擊球來說,此時不能馬上收力,擊完球後,小臂還要保持向前運動,向內旋轉的動作,也即小臂要充分旋轉,才能讓手臂的全部肌肉都參與阻約拍面的運動衝量,否則力量就會瞬間集中到肘部附近,造成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等勞損隱患。


(林丹的這個多次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到,從(側拍面砍)到(正拍面拍)再到(持續內旋收拍)的手臂旋轉變化)



==============


第四步:收拍
 

 此處,建議改進的地方:
1,收拍的時候,手腕可以對准你身體盆骨左側的位置,如像圖片示範的這樣收拍,容易讓球拍撞到自己的左膝;
2,右腳應該向前,將整個身體擺正,左右腳平行,或者右腳稍前一點,但不能放在後面,否則轉體的力量無法發揮出來,還容易拉傷腰。
當前這個動作也是業餘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左腳蹬地,這個發力方式也是人的天性,所以初學者很容易中招,一定要有意識的避免。

==================
最後,來一個網友示範的貼牆揮拍的視頻:
雖然比上面的圖片示範稍有改進,但仍然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
1,握拍太靠前,大發力的話,握拍靠後才能讓拍面的角速度最大化,才能用最小的力量,打出最快的球;
2,改動作的時候,直接揮空拍即可,不要發太大的力,最好不要加阻力套,在動作還沒有完全改過來的時候就加力量,容易受傷;
3,右腳不需往前邁一步,練揮拍,不是練步法,練到主動步法的時候你自然就會轉體向前,但此時如果練成只有右腳前邁一步才會發力擊球的路徑依賴的話,就得不償失了,不是任何時候都允許你主動擊球,所以,右腳邁到跟左腳平行,最多偏前一點,身體​​擺正即可;
4,轉身引拍的時候,手腕不要有小動作,否則影響發力,還容易向對手提前透露擊球意圖;
5,拍子不要太靠近頭部,以免回環引拍的時候打到頭。

總結:改動作,練力量,練步法,應該分開進行,等到各環節都糾正得差不多再合起來練,否則不一留神又形成了新的對錯誤動作的路徑依賴。

(視頻的最後有彩蛋,神搶鏡,與本文主題無關,可以忽略)

本文,按指導時間的先後,感謝胡戈教練,劉偉宏教練,熊國寶教練的指導,如果有總結不到位的地方,還望進一步指正。


參考資料1:《[新手入門] 給大家介紹一種高遠球抬肘練習方法,簡單方便,有牆就行》http://bbs.badmintoncn.com/thread-466433-1-1.html

參考資料2:《高吊殺持拍手架拍動作! 90度靚還是45度好看? 》http://www.ssstjy.com/yumaoqiu/ymq21-90or45.html

關於勝利最新全面型毛毛球鞋A920的穿著體驗的全面篇

關於勝利最新全面型毛毛球鞋A920的穿著體驗的全面篇
http://bestmintonhk.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98&extra=page%3D1

 

鞋子上腳有二十多天了,基本也體驗的差不多了,(本人一周打4次左右,中間去思密達吃泡菜歇了一周)於是先寫寫大概的體驗給大家看個熱鬧還望各位看官雅正

咱先聊聊A920(以下簡稱A)的外觀,也就是俗話說的顏值


怎麼樣騷氣逼人吧,開箱時真是眼前一亮,為啥呢原來是它採用的鞋面織物是帶有金屬光澤嗒(這點我很喜歡,有別於市面上其他亮騷的鞋子,使它更加亮騷)看到這裡對自己的顏值或球技沒有太大自信,擔心鞋子太扎眼的朋友們也不要走開哦,因為它還有黑紅的低調悶騷配色,



甚至我還在網上看到了更加低調的深藍配色,不過好像不是大陸版。總之顏色不是問題,重要的還是那句俗話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請往下看


鞋型也是那種很標準的流線型,既不像SHLYD那樣的大包子頭也沒尖溜溜到S80那樣,中規中矩沒啥特別的但是又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這也就是說腳感會符 合大多數人(當然除了那些腳比較寬和幅面比較高的同學了,這些和李龍大腳型一樣的童鞋可以轉到SH-LYD頻道了當然主動留下繼續捧場的小可感激不盡)


另外要說下它的後跟,很炫的防護有木有,設計的美觀和實用性(對腳感的影響在後面)都有了,此處點贊關於外形方面就暫且聊到這裡,倫家也不是神碼外貌鞋會 滴人兒(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言而總之總而言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喜歡的會有一百個理由,不喜歡也會有一百零一個藉口圖片都發了看官們自己看吧


噹噹噹噹體感篇正式開始
話說我把小A仔細端詳把玩後準備下腳時還真是很平靜,畢竟穿過的鞋子多了(高中就痴迷籃球包括各種球鞋,甚至大學的畢業論文也和球鞋有關,這些年毛毛球也 是穿了一茬又一茬,現在後備箱裡還有其他三雙頂級鞋好像我在吹B)可是我用力的進入小A之後卻暗暗竊喜,真的好緊啊,包裹感非常好,而且不是緊勒的壓迫 感,是那種貼合併且緊湊的舒適的包裹感,比LYD那種空蕩蕩的感腳好多了,這也可能是我前面說的那種閃爍著金屬光芒的鞋面織物材料的功勞吧。又輕又韌,比 傳統PU鞋面腳感要舒適、包覆感強,最重要的是輕呀是真輕,不說是全面型毛球鞋還以為是超輕速度款[鼓掌]符合我的口味。說到這里大家一定對A920的支 撐性和穩定性表示擔心了吧,擔心這麼輕的織物材料會降低對腳的保護另外也沒有神馬之前款的誇張側爪……我在這裡鄭重的告訴大家(有木有電視直銷的即視感) 放心造好了(本人換穿A920前剛崴過腳,雖然不太嚴重但也打了幾次繃帶
要是這鞋保護性不好我也不敢改穿新鞋),急停變向基本感覺不到鞋子的形變,新織物材料真是很強韌的,另外側面的半透明狀塑片

完全取代了過去側爪的作用,能很好的阻止球員橫向急停時腳在球鞋裡的移位,減少腳部內翻的機率,並且從穿著舒適度和重量上比以前的側爪要強很多。說到這裡從新的織物鞋面和側支撐已經體會到勝利在材料應用和人機工程設計上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驚喜還在繼續,各位不要走開

說完了面子該說裡子了,內襯中規中矩,說實話和其他頂級鞋子沒什麼區別,但是比之前的LYD要好,唯一讓我覺得缺欠的就是覺得鞋幫稍微淺了點,對腳踝的包覆感略差不過這我這傷過的腳二十多天也沒覺得再次遇到危險

最後說到底了說到鞋底了,本屌絲也不是神碼器材大神,也不是業內人士,對那些新材料新技術也叫不上名,各位將就著看吧說是這雙鞋是創新採用什麼楔形雙密度 中底和神碼新材料和超耐磨外底……總之說到底就倆字:真是好穿! [哈哈]舒適度極高,軟的很有韌勁很有彈性,我本身不喜歡太軟的球鞋,包括籃球鞋我都選zoom不選max(現在氣墊啥的也都要過時了不過情節還在),因 為啟動慢,毛球鞋更是速度要求大於緩震(緩震要求小於籃球)所以我偏好要“硬”鞋,但是這類鞋有個缺點就是打久了易疲勞;可是太軟的鞋如LYD穿起來又實 在拖沓結果A920給我的腳感是踩著軟、蹦著彈、啟動快真是合心意確實覺得這新中底不一般,蹬起很利落,落地也特踏實

可見近兩年來勝利在材料應用、人機設計上的進步是全面的不光出了亮劍12、JS10、HX800這些即叫好又叫座的球拍也出了A920這雙誠意滿滿的球鞋,在此表揚一下
最後總結一下
外形:挺好
配色:不賴(外版更)
材質:滿分
做工:九十五(要有進步空間)
重量:超水平發揮
防護:九十(鞋身略淺)
緩震:滿分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