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羽聯賽程和積分體系飽受爭議 11個月打43項賽事

李宗偉等已經開始選擇性參賽


羽聯賽程和積分體系飽受爭議 11個月打43項賽事

近日,世界羽聯公佈了2018-2021年新的賽事體系,這已經不是世界羽聯第一次更改賽事體係了,但是不管如何改,除了獎金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之外,與世界羽聯想要達到的推廣羽毛球的初衷卻相去甚遠。其實,世界羽聯當下最需要改善的並不是賽事體系,而是其飽受詬病的賽程安排以及積分體系。

世界羽聯2017年的賽程早已公佈,從1月10日到12月17日,11個月零7天的漫長賽期中填充著大大小小43項賽事。我們先拋開賽季漫長不談,先來看看賽程的安排合理與否。

從2月28日至3月19日,歐洲連續三站賽事(德國、全英、瑞士),可以暫時稱為歐洲小賽季,3月28日至4月23日,亞洲連續4站(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師賽)我們稱為亞洲小賽季,在這個小賽季之間,世界羽聯安排了一站新西蘭公開賽。這個安排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有運動員連續參賽,就意味著他要先飛歐洲,再去大洋洲,然後到亞洲參賽。運動員滿世界征戰會異常疲憊,這種安排等於直接將新西蘭公開賽邊緣化,不利於大洋洲的羽毛球推廣。
同理,世界羽聯在5-8月份排出了蘇迪曼杯(澳大利亞)-印尼公開賽-澳洲公開賽-台灣公開賽-加拿大公開賽-美國公開賽-世錦賽(蘇格蘭)的“魔鬼”賽程,橫跨澳洲、亞洲、北美和歐洲四個大洲,而且在兩個澳大利亞的賽事中安排了一站份量頗重印尼公開賽,這也意味著運動員在那幾個月注定要滿世界奔波。
在賽程安排上,羽毛球完全可以跟職業化程度非常高的網球學習,網球將賽季區分的很清楚:開年的大洋洲賽季-中亞北美賽季-歐洲賽季-北美賽季-亞洲賽季,最大化程度減輕了運動員在旅行參賽方面的負擔。

積分方面,羽毛球也是飽受詬病。我們先來看看羽毛球的積分構成: 一站黃金賽的冠軍積分7000分,高出三個等級的世錦賽和奧運會的冠軍積分12000,僅僅相差了5000分而已,這也意味著兩個黃金大獎賽的冠軍積分就超過了世錦賽/奧運會。我們再對比網球項目,等級最高的大滿貫與第四級別的ATP250賽事整整差了1750分。合理的積分制度可以製約一些選手靠參賽數量瘋狂刷分,這也是為什麼網壇有很多勞模,但很少能登頂第一的原因。但羽毛球現有的積分體系顯然無法起到這樣的限制,現任球後戴資穎和現任球王李宗偉可以說都是勞模,但兩人都不是世界冠軍。
此外同一站賽事,冠亞季軍之間的分差也拉得很小,比如超級賽冠軍9200亞軍7800,僅相差1400分而已,而網球的積分基本都是以等差數列的形式在增長,這同樣是為了製約刷分的現象。
網球雖然不會從參賽數量上去限制選手,但在排名積分上只會統計13站符合要求的有效積分,而羽毛球則是純粹的積分累加,這也導致了羽毛球為什麼會出現有人排名高實力卻不相符的尷尬現象。
如果不從積分以及賽程這些根本問題上來解決這些問題,那世界羽聯空改賽事等級顯然還是會走回以前的老路,不利於羽毛球運動的推廣和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