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世界羽聯昇級賽事顧此失彼 北美缺失如何全球化

林丹依然是羽聯的當家球員

世界羽聯昇級賽事顧此失彼 北美缺失如何全球化

“讓羽毛球飛得更高”、“提升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本著這樣的目的,世界羽聯近日公佈了明年即將開始的新賽事體制,然而在全新的體制下,中國賽事地位被凸顯化,發達國家賽事地位被弱化,豈不是與飛得更高的口號有些矛盾嗎?
根據世界羽聯公佈的新賽事體系,在2018年至2021年的世界羽聯繫列賽事中,年終總決賽為第一級別賽事,總獎金高達150萬美元,之前同屬首要超級賽的全英、中國和印尼三站公開賽為第二級別賽事,之後有五站比賽的第三級別賽事和有七站比賽的第四級別賽事,以此類推。
總決賽位列榜首毫無疑問,它畢竟聚集了這一年中世界羽聯最出色的運動員,但從明年開始的四年時間裡,總決賽將從迪拜移師中國,這對世界羽聯的全球化戰略發展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此前四年,總決賽落地“土豪國”,對於這項在中東很少有職業運動員參賽和關注的項目發展大有裨益,但是重新回到中國,又讓羽毛球展開的翅膀縮了回來。

可以想見的是,四年總決賽的舉辦需要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支持,但羽毛球的發展現狀並不能打動更多的國家,最終只能由更願意承辦賽事的中國買單。但總決賽的落地還不止是未來四年中國在世界羽聯賽事體系中的唯一收益,中國公開賽此番和印尼公開賽以及全英公開賽一同上升到了第二級別,這一方面是中國、印尼兩站公開賽的進擊,另一方面也是全英公開賽的弱化。
有著“小世錦賽”之稱的全英公開賽剛剛走過它118歲的高齡,作為最具歷史傳承的經典賽事,它一直被認為是世界羽聯繫列公開賽中絕對的元老和貴族,無論從賽事本身的歷史還是各國球員的重視程度上來說,它都是遠超中國和印尼兩站公開賽的。既然世界羽聯想要革新想要打造出更引人入勝的經典賽事,難道不應該特別突出全英賽的地位嗎?

世界羽聯主席拉爾森說:“我們的核心目標是讓這項運動的觀賞性和競爭性得到展示,增加電視轉播,提昇明星球員和頂尖選手的質量以及在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讓羽毛球這項運動飛得更高。”但實際上現在看到的改革,並沒有顯示出世界羽聯全球化的決心,反而更加重視了中國和東南亞這兩個本身發展就比較好的市場。
每每提到羽毛球的發展,總是在拿網球做類比,但網球的“四大滿貫”全部是在發達國家舉行,一項運動想要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北美和歐洲這些發達國家的參與和投入必不可少,可現實是,世界羽聯前兩個級別的賽事中,只有一項在英國舉行,而真正的世界體育強國美國甚至在世界羽聯的版圖中不佔據重要的位置。

並不是說中國和東南亞不需要重視,只是羽毛球在東南亞的好幾個國家都已經是國家的第一運動,在東亞三國也發展良好,世界化的進程是需要歐洲、美洲、大洋洲的全方位參與。當然,錢還是最主要的,正是因為羽毛球發展的不均衡,也只有中國、馬來西亞一部分國家願意為這個項目掏腰包,那麼世界羽聯是不是可以拿出更好的條件來吸引更多國家和的參與,先把這項運動真正實現全球化的發展和提高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