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宗偉相比石宇奇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全英賽折射國羽尷尬現狀 新人不足以撬動大格局北京時間今天凌晨落幕的2017年全英公開賽,國羽收穫的混雙冠軍和男單、男雙亞軍,無一例外地出自新人之手。這一戰績再次說明一個問題:進入後里約奧運週期的國羽,新一代國手初步挑起大樑。
里約奧運會後,王儀涵、於洋、趙芸蕾、馬晉等名將陸續退役,在此背景下國羽決策層把石宇奇、陳清晨、鄭思維等新手推到前台,去年9月起,這撥新人頻繁征戰高級別國際公開賽。應該說,小將們具備了較強衝擊力,陳清晨/鄭思維奪得包括超級賽總決賽在內的數枚金牌,世界排名躍居首位。男單的石宇奇,女單的何冰嬌,男雙的李俊慧/劉雨辰,女雙的陳清晨/賈一凡,混雙的魯愷/黃雅瓊在超級賽、黃金大獎賽甚至是超級賽總決賽,均有染指金牌的紀錄。一系列佳績,讓他們的年度世界排名從此前的三四十名開外升至十強之列,這撥新秀的相繼崛起,也成為後里約奧運世界羽壇難得的一道風景線。
剛剛結束的全英公開賽,這撥小將延續了前幾個月的衝擊態勢,在名將林丹、諶龍、張楠等紛紛出局的不利形勢下,他們頑強作戰,包攬了屬於國羽的全部3張決賽入場券,再次展示了新一代羽毛球國手的整體實力。以這撥小將近半年的整體表現,新一輪奧運週期他們有能力接過師兄、師妹們的衣缽,在世錦賽、湯尤杯、蘇迪曼杯乃至東京奧運會這類更高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不過,我們應該注意到,近幾年的國際羽壇秩序大變,國羽不再像倫敦奧運週期那樣時常對五四個單項以及三大團體賽形成壟斷之勢。這一點,在剛剛啟幕的東京奧運會周期同樣表現得十分鮮明。過去6個月,一撥新星既有屢屢奪金的輝煌,也有集體低迷的尷尬,如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舉行的丹麥、中國、香港三站超級賽,國羽均苦吞鴨蛋,家門中的中國公開賽更是遭遇歷史首次無緣金牌之尷尬。本屆全英賽,魯愷/黃雅瓊、石宇奇、李俊慧/劉雨辰闖進決賽,但國羽最終僅收穫1金,跌至2000年以來歷屆新低。
上述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國羽一撥新星在世界賽場具備了相當衝擊力,但年輕人波動較大的軟肋讓他們無法在比賽中創造持續穩定的戰績;二是近幾年的國際羽壇早不是當年中國一枝獨秀的現象,5個單項以及男團、女團和混合團體,印尼、馬來西亞、丹麥、日本、韓國包括印度、西班牙、泰國等國家均具備挑戰國手的實力。在此形勢下,新奧運週期對國羽提出了不小挑戰。因此,今後三四年國羽決策層在為新人提供更多大賽實踐機會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林丹、諶龍、李雪芮、張楠等老將的作用,完善國羽的傳幫帶機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里約奧運週期出現的青黃不接現象,力爭延續國羽輝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