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林丹蘇杯十年情懷今仍在 為年輕人抗硬仗捏把汗十二年前,2005年北京蘇迪曼杯。在雅典奧運鎩羽而歸的林丹和傅海峰逐漸成長,中國隊佛擋殺佛,黃金一代就此成型。而女隊那邊,根本沒有黃不黃金的說法,一直都耀眼非常:張寧、謝杏芳,楊維/張潔雯、高崚/黃穗,隨便上都是碾壓,一貫強得讓人膽寒。
那一年,李永波率隊從印尼隊手里奪回蘇杯,意氣風發,“我們完成了其他國家沒能達到的高度,就是包攬三大杯。”
那一年,大嘴早沒了主力位置,排在他前面的,是更年輕銳利的林丹、鮑春來,身旁還有陳宏、陳郁兩位同齡老哥們一起熬日子。
那一年,張軍/高崚一起為中國隊打頭陣。張一拍的威名和威力俱在,全程高歌猛進,驍勇非常。最凶險的不過是決賽與諾瓦/納西爾一戰,一樣平趟過去,鼓舞全隊。
那一年,傅海峰很閒很閒。中國隊太強,一路三比零,他和蔡贇只能在小組賽虐菜,在淘汰賽躺贏。但當時的風雲已經足夠強,做好了在一年後奪下單項世界冠軍的準備。
那一年,林丹在決賽前和決賽中都與陶菲克狠狠較勁,最後兩局苦戰勝之,推翻在雅典封神的印尼天才,一腳踏上自己近十年的霸主之路。
十二年後,2017年黃金海岸蘇迪曼杯。參加完里約奧運的林丹和傅海峰還在,是中國隊僅存的兩股王者之氣,黃金一代就剩這哥倆領著一幫小弟衝鋒陷陣。而女隊那邊,最穩妥的上場隊員變成了孫瑜、陳清晨/賈一凡。我們依然有“上誰都差不多啊”的感嘆,但這和十二年前看著張謝、高黃楊張時的心情完全不同了。以前是嘆服,現在是為成長中的年輕人能否扛起硬仗暗暗捏一把汗。
今年,李永波已經退隱了,留下當年兩位大將掛了帥,以及一堆亟待用更多的勝利去哺育的孩子們。
今年,大嘴依然嘴大,而張軍更胖了。他們從賽場上退到了賽場旁,用一貫紮實寬厚的態度引導單雙打兩組選手,分擔李永波留下來的重任與壓力,也期待為新的中國軍團賦予榮光。大嘴更沉穩,張軍更喜慶,這兩種氣質都是一個動盪中的新生團隊所需要的。其次,雙軌並行、專人專項、同級掣肘,是一個團隊管理該有的樣子,比起一把抓,理論上會更加健康與客觀。
今年,林丹的發揮完全沒有三十四歲老將的痕跡,拼命搶分去世錦賽,不吝與後輩全力纏鬥,依然在隊內訓練賽中瘋狂殺上網。
今年,傅海峰的言語依然是十二年前質樸而誠懇的模樣,他永遠都不大聲說話,卻默默做了許多大事。十二年如一日的,是寶哥對隊伍濃烈的責任感和付出。
關於中國隊的新情況,我們從十二年間這些人的成長與改變可見端倪。
李永波走了,帶走了一個“還沒打就贏”的霸主時代,留了個在隊伍新老交替時略顯混亂的尾巴。
夏煊澤與林丹,張軍與傅海峰,是單雙打組從霸主時代一路走到現在的老人。他們要貢獻的不只是場上技藝,還要共同領著孩子們構築新的記憶——關於勝利、輝煌、無敵的新記憶。
而十二年前還在地方隊甚至啟蒙期的,眼下的孩子們,要承擔起的東西比想像中更多。他們剛好站在了一個最最重要的節點,這是從2005年重奪開始,到2015年都不曾丟過的蘇杯,是一個國家整體羽毛球水準和發展狀況的客觀反映,是中國隊最可依賴的老將、最縱橫無敵的女隊漸漸凋零的時節。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夏煊澤、張軍兩個新擔大任的教練,石宇奇、鄭思維、何冰嬌、陳清晨等一批不斷上升的孩子們的機會,他們都可以通過這一次黃金海岸蘇迪曼杯,開闢屬於自己的疆土。這次蘇杯要奪冠,難度比2005年重奪蘇杯更高,且同樣意義重大。若有所成,非常鼓舞人心。
過去兩屆湯杯冠軍日本和丹麥成了最最重要的對手,他們的女隊不弱,而且換代早,年輕人們有經受了一定程度的高階鍛煉。特別是日本隊:十二年前在北京,還被馬來西亞摁在地上摩擦,在非爭冠組出不了頭,而十二年後已經是中國隊最大的對手了——這期間的滄海桑田、臥薪嘗膽,盡在日本隊的心里和我們的眼裡了。日本除了混雙稍弱,其餘四個單項都很有競爭力,而他們也是從一無所有打到了現在,我們志存高遠,踏實前行,同樣會有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