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進退之道丨擋網跟進的實戰案例分析

以小見大丨看“泡沫”組合擋網處理,明白“進退”之道。


進退之道丨擋網跟進的實戰案例分析

在觀看《小球場大名堂》中愛羽客菜師兄記住了李老的一個金句:“誰擋網誰跟進。”在平常看視頻的過程中也常常想起這一句話,但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發現實際情況比想像得更複雜,今天就借“泡沫”組合的素材來深入這個話題。
一、誰擋網誰跟進

(左側白衣殺球+擋網跟進+搭檔輪轉保護後場)

(左側白衣自己擋網自己跟進)
“誰擋網誰跟進”是最常見的選擇,這源於一個邏輯,即“擋網”的處理一定是讓場上的節奏產生突變的選擇,而擋網的人又一定是場上的四個人在最新反應過來有這個突變的人。所以理論上來說自己擋網後去搶網是反應最快的,而搭檔則橫向移動去保護上網隊員的身後。
二、“我”擋網+搭檔跟進

(白衣接殺擋斜線+搭檔跟進)

(左側白衣擋斜線+搭檔上直線跟進搶網)
“泡沫”組合很喜歡另一種選擇,“我”擋網+搭檔去跟進,這也許源自他們的默契,還有就是因為喜歡擋斜線,往往搭檔的位置離出球方向更近,上網的距離更佔優勢。這裡還要提一句,上網的人除了去拿球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意義在於“佔坑”,往網前一沖,對手會產生壓力,從而起球到後場。所以上網的人除了自己拿球之外,另一大作用在於把球“嚇”到後場球去。
三、常見問題(1)分工不明確,沒人跟進

(左側白衣擋中路,以為搭檔要上,就沒有動)

(左側白衣擋中路後以為搭檔要上,就沒動,結果搭檔卻正好往後退了一步)出現這種“誰都不上”問題的本質是:“誰都以為搭檔會上”。
(2)分工不明確,同時跟進

(左側白衣擋網+兩人同時跟進)

(左側白衣擋斜線,兩人同時跟進搶網)出現這種“誰都上”問題的本質是:“誰都以為搭檔不會上”。
(3)跟進對了,但速度慢了

(左側白衣擋斜線+自己跟進,但速度慢了沒有搶到高點)

(白衣擋斜線+自己跟進,但速度慢了沒有搶到高點)

(對面劉雨辰正好站在直線網前,也許這球鮑伊勾對角是更好的選擇)
菜師兄建議在擋網選擇了跟進的情況下,一定要果斷,網前的分分秒秒都異常寶貴。一旦稍有遲疑,在網前就搶不到有足夠攻擊性的高點。這時就要注意根據對手的站位在回球落點上選擇一些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