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蔡贇開講:再談發接發,你需要做對的兩件事

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發接發問題。


蔡贇開講:再談發接發,你需要做對的兩件事

上週講的推正手區底線的變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了一些感覺。文體類項目的學習,感覺往往是最重要而又求之不得的,有些人說不清楚球的來龍去脈,但在場上總是很瀟灑自如,這就是感覺。
實際上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和復制感覺的過程。

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說說以前球員的發接發特點,前到什麼時候呢?大約是李東秀那個時期吧。
圖1
 如圖1所示,發球方的第三拍又回了一個中腰球,好像這種互推中場的局面只在業餘比賽里面才經常出現呢,看來專業球員也不是很專業嘛。
這個就見仁見智了,這個第三拍,一是體現了當時重視抽擋的總體趨勢,二是體現出前輩球員們的控制水平。圖1中的接發球快撥中場,球下落得很快,但他們仍然有能力低點控制中場。
問題在於發球方第三拍之後形成的AB兩處空檔,離兩個人都很遠,所以發球人回拉中場保護成為必然,於是在這一拍就形成了對方中場接球,而發球方網前真空的狀態。
但是很奇怪,當時面對這種局面,選擇放網的人並不多,雖然發球方前者回拉漏出了網前空檔,對手一般還是會發力而不是打空檔。
圖2

我給出圖2的兩個回球選擇,是追打發球人的思路:要么發力後跟進,要么打他回拉後形成的網前空檔(也是跟進)。
總之我認為這個球例中發球方是失敗的,因為三拍之後就要防守了。而失敗的原因,則來源於第三拍推中場造成的發球人回拉保護動作。所以後來很多人逐漸把這一拍改為推底線,消滅掉A、B點的威脅,發球人就不用回拉了。
圖3

乍一看圖3,很多人會問:接發球這個推球,發球人一伸手就攔住了,怎麼辦?

我覺得針對這個問題,我可以反問兩個問題:1.知道他要攔你還推?2.找個人發球,你告訴他要推哪裡,試試這種距離有幾個人是能攔得住的?

結論:1.能做到這件事的人,水平至少高你兩個檔次。2.同等水平情況下,小於半個場地距離的發力球,知道也不能接。
右側球員接發,推正手底線,直接佔點左區網前!這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是不做的,右邊的人如果推了這拍,肯定是讓左邊的人接左區網前,就形成反向輪轉了。下一拍無論打哪裡發球方都回壓反手區底線,體校級以下的都沒有能力接這個反手球。
接發球人這個佔點形成兩人都在左側的隊形,還是延續對A點的利用,不用擔心發球方後者的大對角穿越球。還是那句話,如果你連大對角都應付不了,只能說明你和對手不在同一個檔次上,水平相當的情況下敢打這拍就是找死。

強調一下接發球方後者對於右側中場空檔採取的是看點,望而不去。如果提前動,發球方後者回直線高球,立即擺脫被動局面。
所以到這裡邏輯就很清楚了,利用A點,推正手底線,兩人同側隊形,要么你打你不願意的大對角空檔,要么你打願意的直線我不用跑並獲得進攻權。
兩期發接發,中心思想都是對A點的利用和兩人歸邊。當然球路的變化充滿了偶然因素,所以我們不可能每次都百分之百實現戰術意圖,這正是球類項目的樂趣。
學習戰術是為了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每一分到底是打對了還是沒打對,擺脫那種凡是得分就視為自己正確的低級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