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懷念田兒師兄二丨田兒的技術與思考

懷念田兒師兄二丨田兒的技術與思考
卡佛曾經說過:”反骨之人,反叛的往往不是生活本身,而只是生活的不合理。”
田兒的故事令人唏噓,更令人思考,同時也留給了我們寶貴的財富。


先看一張圖:

今天菜師兄想從正面來談談田兒師兄,即回答一個問題:
“25歲之前的田兒為什麼有本事如此“囂張”?”


1、田兒對羽毛球項目充滿熱愛
“不悟不成佛,不瘋不成魔”
一位記者曾經採訪了田兒學生時代的的4位教練,想听聽他們對田児的看法。結果驚人的一致,4位教練都感嘆於田兒的“痴迷”。
在成長的歲月裡,田兒是一個24小時都離不開羽毛球的人,時時刻都在思索著羽球世界的一切,羽毛球可以說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田兒的成績與其說來自他的天賦不如說來自他的“認真”。


(曾經的田兒“眼神"中佈滿了對羽球的渴望)


2、田兒對羽毛球打法保持獨立的思考
“教練的想法是正確的,但並不一定適合我”
大多數球員都能認識到前一層,很少一部分球員能意識到後一層。
田兒是一個勇於向外部世界學習的人,但同時又是一個忠於自己內心的人。
這也許來源於他獨特的成長經歷,以及個人性格。
不可否認,每個球員都有自己喜歡的打法,但像田兒這樣全身心模仿“東南亞流”(特別是陶菲克),即使和教練的想法產生衝突,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的球員並不多見。
他是一個固執的球員,中學時代的教練曾經回憶:在一次全國比賽中,教練要求他加強進攻,但他拒絕了教練的建議,認為自己打法是多年的積累,沒必要改變。


3、田兒對羽毛球技術保持開放的心態
田兒是一個不拘泥於教科書的典型,這可能跟他的半職業經歷有關。
在一次採訪中田兒透露:“從高中畢業後進入NTT工作,日常是早上8點到公司,然後工作到上午11點半。訓練則安排在下午2點到5點半。”


也許正因為這種半工半練的模式讓田兒能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認識羽毛球技術。

在採訪中當記者談到“什麼是標準握拍”的時候,田兒坦誠自己的握拍不是標準握拍法,而是在不斷的練習中找到的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握拍法,同時打球時還經常變換握拍的方法。



4、田兒對羽毛球比賽制勝規律有獨特的認識
“羽毛球是一項騙人的運動”
羽毛球項目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涉及力量、速度、反應等等。田兒思考的最多的是關於節奏的變化。
羽毛球是​​一個隔網對抗技巧類項目,終究來說還是“技”大於“力”。



5、“田式把戲”+表演時刻
(1)反方向挑球

        
這個挑球動作有趣的地方在於用一個向左走勢的擊球動作打出向右側飛行的球。
在觸球的一瞬間田兒有一個跟球的小動作,把拍面讓到了球頭的左側,於是產生了向左擊球動作但打出球向右飛行的效果。


(2)網前反拍勾球
       

注意一般的正手勾球都是用正拍。
田兒卻用的是反拍,在擊球的前半段像搓球,引誘對手提前向左移動,再突然變勾球。


(3)帶停頓的低點挑球
       

在擊球前帶一個停頓,隨球下沉,讓對手誤以為要放網,再突然把球挑向後場。


6、“田式把戲“的秘密
6.1從節奏的角度來看有兩個要點:

(1)追求動作一致性

        
(揮拍動作幾乎是一樣的,但出球方向卻截然不同)

(2)追求動作的突變性

        
(在挑和放的處理上,兩個類似的動作僅僅因為手腕的變化有0.1秒的時間差)


6.2從動作結構上來看,也有兩個要點:
(1)代表真實意圖的動作越小越好,為了讓對手看不清楚。比如5(1)舉例的反方向挑球,讓開球頭的那個小動作就是真實意圖。
(2)代表虛假意圖的動作越明顯越好,故意讓對手看清楚。比如5(1)舉例的反方向挑球,往左揮拍的大動作就是虛假意圖。


7、田兒對羽毛球練習的大量實踐
(1)田兒不是一個光想不做的人,而是一個想得多,做的更多的人。
田兒的教練曾經透露,田兒每天練習羽毛球的量要比隊友多五六倍,似乎不知疲倦。

(2)田兒喜歡研究錄像,然後把錄像中發現的問題拿到練習當中實驗,這也是田兒的一個特色。
田兒的教練曾經擔心田兒熬夜看錄像,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