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羽毛球初學者必將遇到的五個問題

羽毛球初學者必將遇到的五個問題
● 羽毛球是一種學起來容易上手的運動項目,也是一種很好的休閒健身方式,但不正確的擊球方式常常讓人陷入困惑,首先初學者還不能以羽毛球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這項運動,其次他們還不太懂該如何理解,所以常常會出現問題。
下面就詳細講解初學者最常見的 5 個問題



Q 1 擊球的聲音為何劈劈啪啪不好聽,而且經常打在拍沿上?

答: 這是因為擊球點不正確造成的。打不到球是因為打球經驗少,不能對揮拍速度與球下降速度的那個擊球點掌握好,所以要經常打球練習球感。打不准球是擊球點的問題。很多朋友知道擊球點應該在拍子的甜區位置,但是甜區位置究竟是拍子的哪裡呢?甜區位置是根據球拍的設計而計算出的區域,在這個區域裡可以把100公里以上時速飛來,回球速度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隨著球拍不斷的更新換代,球拍的甜區範圍隨之擴大提高球拍性能。甜區是以球拍中心點上方2-4裡面的地方為中心點,向上、下各延伸5-6厘米,兩邊延伸4-5厘米的範圍。
新手朋友不妨可以試試將球固定在適合自己的擊球點,多次定點揮拍練習形成肌肉記憶,這樣既可以固定了打球動作還可以很好的掌握正確的擊球點。正確的擊球點,可以通過擊球時發出清脆的聲音來判斷。

Q 2 為什麼我使了牛勁,球也飛不遠;輪圓了胳膊,球也打不高?

答: 這是發力不正確造成的。打羽毛球講究的是瞬間爆發力。爆發力是力量與速度的結合。羽毛球後場動作之所以要側身,是為了讓腰部力量帶動肩部的揮動帶動大臂、小臂、手腕完成整套揮拍動作。在擊球的一瞬間小臂、手腕、手指發力。提高揮拍速度和增加自身力量並且掌握好正確的擊球點是將後場球打好的關鍵。
另外,上臂主要起帶動作用,除了發球和扣殺時用力,一般不用特別使勁。而有的初學者打球時上臂非常緊張,這也是不對的,容易導致疲勞。


Q 3 為什麼我總是顧得了前場顧不得後場,救球怎麼那麼困難?

答: 這涉及到羽毛球中的步伐問題。打羽毛球向前移動,應該是向前跑交叉步,接球時與握拍手同側的腿在前成弓箭步。這樣有利於後撤;向後移動時面衝網,向後做交叉步回到球場中心,為接下一個球做好準備。
很多初學者對於接被動網前球會出現向前衝卻無法後撤的問題。這是因為在接被動網前球時需要注意運動員要壓低中心,接球時前側腿需要支撐住弓箭步,不要失去中心,這樣才可以向後撤。往往初學者在接這種球的時候都是重心很高,頭很低向前衝,這樣就失去了重心,人會往前倒,導致無法向後完成撤退步伐。
平時要重視步法的練習,步法只能靠熟能生巧,才能在場上的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連貫,所以“米“字步很有必要,因為“米“字步能保持步法的連貫性


Q4為什麼我反手擊球總是使不上勁?

答: 反手高遠球是絕大多數球友的硬傷,也是檢驗一個人水平高低的標準。反手擊球是一個逆人體結構的動作,所以打起球來動作不能很流暢
反手擊球主要是發力及握拍的問題。打反手球時,握拍子的手應該是拇指在球拍窄面上,擊球動作像搖扇子一樣,利用手腕關節擺動,產生瞬間的爆發力擊球,才是打出的球無論是聲音還是質量都是很好的,同時要體會這種發力的身體感覺,一定要想著最後擊球瞬間那種短而促的發力方式。在打反手球時,運動員要先將身體背對球網,擊球點應在運動員身後;這樣運動員可以轉動身體帶動臂膀的揮動,更好的發力打後場反手球。

握拍的姿勢很重要,羽毛球運動員手上的繭子僅僅在虎口周圍,初學者如果手的其他部位出繭子甚至磨破了,說明握拍姿勢肯定不對。


Q 5 打球時,右手忙個不停,左手放在哪裡好呢?

答:很多初學者剛開始都習慣把左手縮在胸前或伸的直直的,導致很多動作都很不平衡。一般而言,左手要舉起來,起的是平衡作用。如果左手動作不協調,會影響轉身,動作僵硬。如果開始練的時候左手不習慣抬著,可以在擊球前,把左手當瞄準器指著球。
慢慢地,左手的動作就習慣了。所謂的架拍,不僅右手要架,左手也要舉起,既可平衡身體,也可以等揮拍時進行輔助發力。
有很多羽毛球初學者都在抱怨跟高手的差距太大,其實差就差在基本功上。倘若握拍、擊球、步法這些基本功練好了,你的球技必將會更上一層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