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深入拍框內部了解球拍結構【怕塌陷的球友看過來】

深入拍框內部了解球拍結構【怕塌陷的球友看過來】
只 要見過打斷的球拍,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碳素球拍的中空結構,更有心的人會通過X光或者外力破解結構等方式來更深的認識球拍結構,感謝網友“​ ​溜達溜達”,利用專業的機械設備解剖碳素球拍並留下清晰的大圖片,通過這些圖片實例,我們可以了解更深與更多的羽毛球拍結構常識。

關於球拍的成型工藝之一------內熱成型



也許不需要我再次普及,廣大讀者們都已經了解,或者很方便的從網絡檢索到碳素球拍的成型工藝,分成兩種,即從六七十年代就沿用至今的“尼龍吹風管成型”(後面簡稱“吹風成型”),與近十年來才被某名牌球拍使用的“溶劑內熱膨脹成型”(後面簡稱“內熱成型”)。

吹風成型工藝,跟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糖塑(俗稱吹糖)的原理非常類似,外部需要一個目標形狀的模具,把需成型的材料加熱後放進這個模具內部,然後往裡面吹氣使材料緊貼模具內壁,冷卻後定型。

而“內熱成型”技術,成型的動力源不是來源於外部的風力等物理力,而是在模具內部放置了膨脹劑,通過對其加熱後產生的物理化學反應,使膨脹劑體積明顯增大後從中獲得成型力。

這 裡我們主要談的是後者“內熱成型”工藝,因為世界名牌球拍採用了這種工藝,所以其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又因為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工藝,所以人們了解得也不 多,慢慢又有越來越多的球友,把這種成型工藝當成鑑別真假球拍的一個要點,拿起名牌球拍都會撥下線孔膠粒觀察裡面是實芯還是空芯,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這里 普及一下關於“內熱成型”的知識。

如圖,黃色的材料,就是成型後留置在拍框中的內熱膨脹劑,為篷松海綿狀物體,這種材料曾經是我一段時間 的研究內容,為此專門請教了台灣台中球拍工廠的老師傅,老師傅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因為用這種技術的工廠現在非常少,台灣僅有一家,其他工廠曾經嘗試過 但最後以失敗告終,這種材料據稱為“熱脹尿素粉” ①,而其他有工廠背景的行家稱“溶劑成型法”,結合兩種說法,熱脹尿素粉應該是底材,再添加液體溶劑(據稱名稱為“兩異型油脂發泡劑”①),兩者結合後才 能最終實現膨脹材料在框體內部的按要求分佈,道理類似於麵粉再加點水再加點酵母最後才能蒸成饅頭麵包一樣。 【“熱脹尿素粉”“兩異型油脂發泡劑”為直接轉述工廠老師傅的說法,因本人無化工專業背景,同時這兩個名稱搜索不到相關信息無法進一步甄別,所以僅供參 考。 】

較新的“內熱成型”相對於傳統的“吹風工藝”來說,最大的優點自然是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生產質量,源於以下因素:

內熱成型提供了更大的內部成型壓力

如 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碳素壁是一層一層的砂紗布重疊粘合而成的,這也就是碳素工業經常提到的“複合加工”,最終讓這些碳紗布能夠緊密疊合的作用力就是這個內 部成型壓力,壓力值越大,碳紗布疊合越緊密,碳素壁的結構就越緻密,越能忠誠的傳導力量,球拍的結構強度越強,框體壽命越長,外觀的完善程度越高,球拍的 整體質量就會越好。

提供更簡化的生產流程
內部成型壓力大,所以成型的時間縮短,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內熱”與“吹風”相比, 節省了放置尼龍吹風管,放置吹嘴,接泵吹風,去除吹嘴等環節,只需在拍框裡面放置好膨脹劑後直接加熱即可批量成型,因為流程的簡化,也有效地縮短了單拍生 產時間,同樣的人力物力與時間,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球拍數量,提高了生產效率,據老師傅提供的信息,內熱成型的生產效率是吹風成型的2-3倍。

對一些使用內置T型頭技術的球拍來說,內熱成型更深的意義在於可以更好的讓T型頭與碳素層形成一體化,詳細內容可以讀一下今年雜誌三月份有羽主持的一個討論主題《T頭,你扮演了什麼角色? 》,不再复述。

內熱成型另外的一些優點:
留在拍框內部的膨脹劑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球拍擊球後產生的振動。
內熱成型目前有點技術壟斷的局面,一些名牌球拍可以用拍框是否實芯來做鑑別真偽的一個要點。

然從現在使用內熱成型的工廠還是很少這一點看來,弱點也是明顯的:

所有傳統加工流程都需更換設置,人員重新培訓,一次性啟動投資比較大。
內 熱成型的內部壓力可控性不如傳統的吹風成型成熟,吹風成型雖然內部壓力值沒有內熱那麼大,但目前也有其不可取代的好處,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壓力恆定且分佈平 均,只要把氣泵的吹力設定好即可完成控制,而內熱成型的壓力值,一方面看膨脹劑配方情況,另一方面看加熱的熱能情況,其還會隨著框體內部空間的增大而成指 數級的衰減,即體積膨脹N倍可能剛好,但膨脹N+1倍的話可能就剛好成為“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所以一些處於從吹風工藝過度到內熱工藝的球拍型 號,特別是一些厚框的型號,會有小範圍的框體塌陷的情況發生。

如2,目前的內熱成型適合更生產slim細框體的球拍,不適合生產box等厚框體的球拍。
內 熱成型技術的研發方向是為了實現複雜幾何形狀物體的成型,對於簡單弧度線條的羽毛球拍來說,似乎有點大材小用了,名牌的球拍,往往會不計成本,追求極致, 從這點看,內熱成型倒是投其所好,但做為更多非名牌導向的消費者來說,實用與性價比是第一,極致的性能也許並不重要,吹風成型技術的成本可控性,也許更加 適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