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818我在日本做羽球記者遇到的趣聞

818我在日本做羽球記者遇到的趣聞
日本重視青少年比賽報導,一場賽事甚至配備4種小語種翻譯人員!
作者李海良先生在日本留學期間,採訪了不少日本羽毛球選手,遇到了不少趣事,而且對於很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雪天採訪“雙打之神”朴柱奉
出門採訪日本隊韓國籍主教練朴柱奉前,突然雪花紛紛揚揚的落下,然後越下越大,沒有停下來的勢頭。果然因為下大雪的緣故,多輛火車出現了晚點。當我到達東京赤羽車站時,日本隊女雙教練丁其慶打來電話說:“你到哪裡了?趕快打車過來,老樸已經肚子餓了,急著說要去吃飯了。”



出了赤羽車站,我趕​​忙攔下一輛出租車前往味之素國家體育訓練中心(當時日本國家隊正在這裡集訓)。之前聽說在日本坐出租車是天價,一次打車起價2公里以內710日元(約50元人民幣),之後每三百米加價90日元。這次採訪其實是我在日本第一次坐出租車。

我大約晚了10分鐘抵達體育館,丁教練冒著大雪出來迎接,他說朴柱奉已經等得不耐煩了。我連忙給朴柱奉道歉才開始訪問。採訪中,丁教練幫我做翻譯。朴柱奉是前奧運會冠軍,有“雙打之神”的美譽。



當時他來日本近10年時間,我們用日語完成了近一個小時的採訪。之後,丁教練又幫我打電話訂出租車。當天路面的積雪實在太厚,坐在出租車上,即便60多歲的老司機開車十分穩健,汽車依然出現了打滑的情況。好在味之素訓練中心離赤羽車站並不遠,兩次坐車花了大約2000日元。

來日本留學之前,我曾經在北京做過幾年的羽毛球和網球記者。因此,來日本後,我也想利用羽毛球比賽的機會採訪日本球員、教練,順便練習口語和聽力。這次大雪天採訪朴柱奉成為了近年最難忘的一次採訪經歷。



高橋沙也加想找個能開心生活的男朋友
我用日語問道“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男朋友?”。沒想到有日本“羽球女神”之稱的高橋沙也加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比起長得很帥的人,我更傾向選擇能和自己開開心心生活的人做男朋友,在一起開心就行了,長相並不是最重要的。”

說完這句話,高橋身邊的教練清水文武有些驚訝地問到:“真的是這樣嗎”?高橋點點頭說:“是的。”這是我在2013年日本羽毛球公開賽第一次採訪日本選手。那時,我的日語大約是N2水平。我準備了採訪提綱,不過發音不是太標準,高橋對一些問題也沒有聽懂。自己也大約能聽懂對方說的80%的內容。好在高橋的教練是華人,他還負責翻譯。所以,採訪在輕鬆的氛圍中順利完成。



當時國內某體育雜誌的主編委託我採訪高橋沙也加。 2013年的德國公開賽,高橋擊敗奧運會冠軍李雪芮一戰成名。訪問前,我向組委會提出要求。他們同意在高橋沙也加的全部比賽結束後,接受采訪。結果,高橋沙也加在周五的比賽輸給了中華台北選手戴資穎。

第二天下午,清水文武帶著高橋來東京體育館接受采訪。根據我以往的工作經驗,採訪中國球員,記者一般跟球員本人聯繫好就可以。而日本屬於羽毛球協會和公司共同培養球員。如果在國際比賽時,需要通過組委會聯繫日本國家隊來協調採訪事宜。



後來,我在東京跟日本《羽毛球》雜誌的編輯佐藤正宏聊天,他說在日本採訪一般都是先聯繫企業的部長和教練,而不是直接聯繫運動員。得到企業方面同意後,採訪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採訪的步驟,一:先發郵件做自我介紹,再把相關問題發給對方。二:見面寒暄,最好帶上一本最新的雜誌,預訂採訪時間。三:最終採訪。四:刊物出版後,寄給對方。如果在比賽期間,往往要該選手全部比賽結束後才能接受采訪。



桃田賢鬥對一些採訪問題無法回答

2013年底,我前往千葉縣的NTT體育館對日本選手桃田賢鬥進行一次一對一的採訪。期間,我又得到佐藤的諸多關照,又是幫忙介紹桃田的教練,又是幫忙確定採訪的時間。想一想,大家之前就見過一次面,別人的工作也很忙碌,這種幫助實在令人感激又有點過意不去。



桃田當時是日本的希望之星,拿下了2012年世界青年錦標賽男單冠軍。採訪時間是中午11點30分。日本人非常守時,剛結束訓練的桃田賢鬥就來到了採訪室。由於是第一次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單獨進行採訪,雖然我準備了採訪提綱,問個別問題時,桃田還是沒有聽懂。最後,我把問題拿給桃田看,他才給出回答。

據我的觀察,桃田當時剛剛高中畢業進入社會,他本人並不習慣深思熟慮。在接受采訪時,面對一些問題,他會說“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後來在一些新聞發布會上,面對日本記者的提問,他也會出現不知如何作答的情況。遺憾的是,這名看起來有些輕率的天才選手因為參與非法賭博,最終被日本國家隊除名,也失去了參加今年里約奧運會的機會。

後來,我又採訪了早川賢一/遠藤大由,上田拓馬等球員。通過一次次採訪,我感覺日語水平在逐步提升,到後來已經是N1水平,除非對方說一些專業術語,剩下的內容基本上都能聽懂。



日本媒體喜歡報導青少年賽事
另外,與中國媒體不同,日本《羽毛球》雜誌十分重視國內青少年比賽的報導。在日本,最重要的青年比賽當屬每年8月舉行的全國高中錦標賽和毎年3月末舉行的全國高中選拔賽。這兩項比賽的單打冠軍通常都會登上日本《羽毛球》雜誌的封面,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十分罕見。據佐藤正宏介紹,青少年是他們雜誌最重要的客戶群,所以編輯部在青少年比賽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除了採訪日本球員,日本羽毛球公開賽的賽事服務也令人印象深刻。由於羽毛球不是國際主流運動,開展較好的主要是中國、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和丹麥等少數國家。而中國、韓國、印尼等國家的球員,能用英語接受采訪的幾乎是鳳毛麟角。

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公開賽組委會竟然在賽場配置了英語、中文、韓語和印尼語的專業翻譯,方便記者在比賽結束後及時與球員進行溝通。提出要求後,他們還能在專訪中提供翻譯服務。以往在中國舉行的國際羽毛球比賽,很少會配備韓語、印尼語、日語等小語種翻譯,也就導致中國記者與這些國家球員的溝通十分困難。而日本人舉辦比賽的經驗很值得我們藉鑑。

這就是我在日本做記者的經歷。日本人講究細節和服務精神,而媒體又需要人與人之間保持順暢的溝通,與日本選手、教練、公關、記者的接觸也讓我看到了中日球員、體育比賽組織和體育傳媒之間的差異,更好地了解了日本的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