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贇:打法也要量體裁衣
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製定計劃,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常識,可是換到球員身上,卻經常表現出小頭戴大帽子的愚昧。
比如說有些人速度較慢,體能也不是很強,卻偏要打殺上網,以至於技術跟不上意識,能力跟不上技術。你要是問他為什麼——想進國家隊。
學成文武藝,售予帝王家,這沒什麼錯,但未必人人都有這個市場需要,從學習的角度講,我們還是應該量體裁衣,把球打得更適合自己。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真正做到的人非常少,因為我們都習慣於觀察別人,通過發現和利用別人的弱點取勝,而不善於觀察自己,所以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是不了解自己的,不了解自己的人,又如何知道怎樣做才適合自己呢?
具體的說,你喜歡某個球星,就想模仿他,喜歡某個技術,也會想學來用。可你是否分析過,你模仿的這個人身體條件和你是否接近,你學習的這個技術和你的基礎是否配套?
很多人想學陶菲克,但陶菲克的握拍是偏歐式的,也就是虎口正對窄邊,甚至可以對到右側小斜邊,他的手很大,手指特別靈活,而且末梢控制水平常人難以企及。
而大部分人打羽毛球,都是從經典的內側握拍——虎口對左側小斜邊,上手動作迎球時拍面向內——開始學習的。如果你要學陶菲克的某一招,學會其實不難,但你必須做到在用這招的時候採用歐式握拍,而其他技術又轉換回你已經習慣多年的內側握拍。
我想如果你有如此的切換握拍能力,那就沒有什麼技術動作能難倒你了,你應該不存在什麼困惑,但是實際上這可能嗎?
嚴格說來,頂尖高手的絕招都是誤導,比如說卡洛斯那一腳射向角旗的傳世之作,他自己都再也沒能複制,比如庫裡的三分,比如伊万尼塞維奇的發球,這些絕招反複印證著一句老話——真正的高手不在於能模仿誰,在於無法被模仿。
但是這些絕招又會被不斷的提及,造成踢球的人都要學齊達內,打羽毛球的人都要當林丹,而實際上不得要領又丟失原有基礎的人比比皆是,在我看來,高手的絕招是芝麻,而適合自己的球才是西瓜。
炎炎夏日,我們還是多吃點西瓜比較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