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人物】謝杏芳:羽毛球是我這輩子的根



【人物】謝杏芳:羽毛球是我這輩子的根

4月9日,當林丹與李宗偉正在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決賽中展開“林李大戰”時,身在北京的謝杏芳現身業餘羽毛球賽場。雖然距離謝杏芳還是運動員的時光已經有些久遠,但一身白色的運動服,謝杏芳很容易將球迷的思緒拉回到以前。
這是謝杏芳在產後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素雅的裝扮似乎更符合她如水般的氣質。人間四月天,謝杏芳的舉止投足間就像被春風拂過的楊柳,在空中婀娜多姿,散發著屬於自己的柔和之美。她說話還是那麼慢條斯理,但思路清晰,在聊到一些問題時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決定現身中國高校校友羽毛球聯賽,謝杏芳沒有用太多的思考時間。這位在世界羽壇女單賽場上留下了自己足蹟的世界冠軍,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推廣羽毛球,而這塊綠色的賽場,也是令她魂牽夢繞的心馳神往之處,“我覺得壓力沒那麼大,當運動員的時候更多地是要去證明自己的實力。隨著隊伍戰績的興衰,可能大家也會逐漸地感受到,要長期保持很好的狀態是非常難的,所以我是運動員的時候其實壓力是特別大的。現在我的壓力不大,純粹是為了推廣羽毛球。我打羽毛球打了十幾年了,羽毛球和我的家庭、我自己(都是有關係的),它就是我血液的一部分。大家也知道我家的寶寶也叫小羽,所以羽毛球是我這輩子的根,因為羽毛球,我得到了很多東西,也因為這,我想去做羽毛球的推廣,想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羽毛球。”謝杏芳和兒子小羽謝杏芳和兒子小羽

在接受新浪體育專訪時,謝杏芳悠然地坐在椅子上,退役後到現在,幾年的光陰讓她對自己有了更深層次的剖析,她對一些事物的淡然看法是基於閱歷的不斷豐富,但回憶還是能夠讓她的情緒激起漣漪,有時她會將雙手放置於鼻樑處忍俊不禁,有時她會讓眉宇行程不同的形狀來表明彼時自己的心境。
回憶由淺變深,她想起了2004年——她運動生涯巔峰的起點,“當時,中國隊的梯隊建設比較先進,我們的人才選拔比較有優勢。我們那一批隊員的身材條件以及其他方面,還是比國外的選手有優勢。在我打球的時候是有'海外軍團'的,等到她們退役後,把從中國帶出去的一些領先技戰術傳送到海外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外選手還是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以前,在'海外軍團'沒領先技術的情況下,我們更多地是內部競爭。”正如謝杏芳所言,在北京奧運會周期裡,中國女單在世界羽壇優勢明顯,很多比賽的決賽幾乎都是謝杏芳對陣張寧,有一次,她們甚至打到了單局封頂的30分才分出勝負。

但在里約奧運會周期裡,中國女單的優勢開始逐漸呈明顯縮小的趨勢,到現在的東京奧運會周期,中國選手想晉級女單比賽的決賽都已經成為了難度不小的事情。雖然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深居家中,但謝杏芳還是會關注女單比賽,“第一個是我們要承認國外選手的進步,我們不能還是一直吃老本,不能一直依靠原來流傳下來的技戰術去訓練,更多地是需要選手與教練的配合。”謝杏芳想起了自己與恩師唐學華之間的往事,“我自己也有主見,但我性格比較內向、溫和,但教練占主導的位置。教練覺得你聽我的沒錯,因為你還能拿冠軍。但現在,如果運動員聽教練的沒有拿到冠軍,那麼他就可能會反駁一些東西。”

謝杏芳對新浪體育坦言:“一直以來,可能教練的主導思想會強於運動員的主導思想。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那一代選手不是那麼相似,因為現在的孩子都特別有個性。如果教練和運動員的想法沒有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們就很容易產生矛盾,很容易產生摩擦。如果產生摩擦了,對訓練會有很大的影響。我沒有具體去帶過運動員,我覺得技戰術要和教練去溝通,教練看到的是外在的一些運動員,但運動員是實實在在地在場上去比賽的,如果運動員發現了一些問題,去和教練溝通,如果教練理解不了,那麼就會產生矛盾,這對運動員的訓練是沒有好處的,所以我覺得溝通很重要。”
此外,謝杏芳認為一些運動員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現在太多的運動員有太多的後路,現在不像以前。以前一些運動員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只有打球一條路,我的目標就是奔著冠軍去的。如果我沒有拿到冠軍,我也沒想好我今後還能幹嘛。但現在不一樣,現在運動員會接觸社會上的東西,他可能會想如果我沒有拿冠軍,我還有第二條路、第三條路,我覺得當一個運動員沒有把自己逼到絕境裡,他就不會百分之百地投入,我覺得這可能會有一點影響。”
一些球迷會產生遐想,“如果馬林在張寧和謝杏芳打球的那個時候,她在場上的優勢還會這麼明顯嗎?”在聽到這個問題後,謝杏芳笑著思忖頃刻後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沒什麼可比性。我覺得馬林像馬丁,馬丁進攻很犀利,她有身高,還有假動作,丹麥選手的技術還是比較細膩的,她身體素質比較好。我和馬林畢竟沒有交手過。我覺得每一位運動員都會有弱點,你們也可以看到,她打得好的時候非常厲害,但她打得不好的時候,她的失誤就會非常多。”
“我現在會關注女單的發展。現在的女單和我們當時打的不一樣。像我們是跟著龔智超那一代的,龔智超那一代是拉四方球。到我們這一代,是結合四方球加進攻。到了現在這一代,你們可以看到一些運動員是全部都是進攻,攻、抽、攻、抽,你們會想怎麼女單裡會有雙打的戰術。但對我這種年代的人……”說到這裡,謝杏芳笑了,“好像一說年代就把自己說得老了。我認為,對不一樣特點的選手應該要製定不一樣的技戰術。像對陣奧原希望和山口茜,她們身高不高,為什麼在對陣她們時要採取進攻的技戰術呢?其實就應該四方球拉開,去大範圍地調動她們,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按照每一個對手的特點去研究技戰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