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王適嫻:諶龍心態還需提升 相互了解感情很穩定

王適嫻與諶龍

王適嫻:諶龍心態還需提升 相互了解感情很穩定

2016年7月18日,當確定落選無緣參加里約奧運會時,王適嫻通過新浪微博發出了這一段文字:12年我遺憾地錯過了奧運會,16年也沒能參加。說不難過是假的,畢竟所有運動員心中都有個奧運夢,不說冠軍哪怕參與其中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一種肯定。今天收到了太多球迷的關心,不論是私信還是留言我都有看到。但競技體育就是殘酷的是現實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相信大家也都能明白。我努力了我付出了,結果我也可以接受。所以親愛的朋友們那個永遠微笑的王適嫻還在,我很好,也很棒。謝謝大家這麼多年的陪伴,未完待續……
作為前世界第一,雖然王適嫻結束了自己的國家隊生涯,但是因為特殊的身份,她從未遠離公眾的視線。先鋒乒羽在《鋒雲會》中帶著大家走進樂天派90後王適嫻的羽球世界。王適嫻在退出國家隊後曾在常州參加了第十屆華東地區業餘羽毛球大賽,也就是俗稱的華東地區業餘“小師賽”,在這項賽事中業餘組冠軍可以直通今年的常州大師賽,王適嫻最終也如願奪冠。談及參賽原因,王適嫻說道:“現在因為今年來參加這個“小師賽”,主要還是希望能夠鍛煉一下,找一下比賽的感覺,然後為今年的全運會做最後的準備。全運會後就會退役,到北體大去讀書。”
常州,堪稱王適嫻的福地,2006年進入國家二隊的王適嫻,由於在二隊成績不佳,到北京奧運會也沒能進入主力層,2009年的常州大師賽,當時19歲、且世界排名只有64位的王適嫻,爆出了賽事一大冷門,接連戰勝王晨、王儀涵和盧蘭這三位當時世界排名前十的女單決賽闖入決賽。決賽面對師姐王琳,經過三局激戰順利獲得女單冠軍。同樣,王適嫻還在馬來西亞公開賽中擊敗汪鑫獲得冠軍,依靠這一系列的優異表現,王適嫻進入到了李永波的奧運觀察名單之中。
回顧過往,王適嫻很平靜,“那時候自己也是作為一個新人,整體衝勁比較大。現在更加穩定一些,那時候好和不好相差的比較大,現在則是希望在場上可以更成熟一些。然後無論在場上,還是生活中都希望可以成熟穩重。”2009年如果說是王適嫻崛起的元年,2010年則是她的爆發年,這一年王適嫻在多個賽事中成功折桂,其中在亞運會上還成為了最年輕的女單冠軍。一系列的好成績讓她一躍成為最年輕的90後主力隊員。
2011年王適嫻在全英賽奪冠,這順理成章的讓媒體將“一姐”之位讓給了王適嫻,可能正是一姐所帶來的壓力,王適嫻之後的路走得併不順利,2011年蘇迪曼杯王適嫻輸給德國的申克讓媒體炸開了鍋。隨後更是曝出了與教練張寧不和,並且公開表示“反正教練的想法和球員的想法不是特別一樣,我不理解她,她也不理解我。”之後王適嫻狀態持續低迷,與奧運會也就漸行漸遠。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繼倫敦奧運會後,王適嫻又再次無緣里約奧運會。 “因為作為運動員來說,奧運會一定是我們最需要去追求的一個目標,每個人都想參加奧運會。但是兩屆奧運會都是在最後落選,我覺得都差了那麼一點點。對我來說,可以擺正心態,其實我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確實我還是很希望可以去參加奧運會,因為那是一種不同的體驗,但是既然沒有去參加,就用一個很好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其實並沒有多悲情,只是給自己的運動生涯留了一些遺憾,希望我能重新起航,在後面各個方面做得更好。把20幾年的運動生涯所積累的經驗帶到生活中,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王適嫻與諶龍的戀情也是避不開的話題,里約奧運會諶龍決賽擊敗李宗偉奪冠時,鏡頭就抓拍到了看台上為男友助陣的王適嫻,當時她喜極而泣,毫無疑問諶龍那段時間所感受的壓力只有王適嫻能懂。不過即使拿到奧運冠軍,諶龍仍面臨著來自場外的巨大壓力,對此王適嫻表示:“對於外界對諶龍的質疑,我覺得其實一直都是比較大的,主要是我覺得可能是他團體賽可能相對發揮的不好,大家對他的看法還是比較多。我覺得他還是需要更多的去提升自己的心態方面。一般我就是和他多交流,畢竟他是奧運冠軍,我都沒參加過奧運會,沒有什麼意見需要給他。只是從自己的角度,會以我自己這邊看法來說一下看法,可能旁觀者更清楚一些。”
對於兩人的相處模式,王適嫻說道:“我們的生活還是正常的,只是他比賽很多,各個賽事都需要做準備,其實也沒有太多時間,不過我現在相對時間比較多,一個月可能去北京看他一次,最近我在錮牙,在北京弄牙,所以還是有見面的機會,我覺得不需要太多地去維繫。因為大家都相互很了解,就是這樣。”
雖然遠離國際賽場,但王適嫻對女單技術的發展趨勢還是十分關注的,“大家從潛意識上首先從外觀上女孩子就比較男性化,所以你就覺得她的打法就應該男性化。像剛出來的陳雨菲,感覺長得像男性化,但陳雨菲也是打拉吊的,打拉開然後找機會突擊,比重上面可能更偏向於女子打法男性化,或者說力量速度更強一些。中國女單目前比較年輕,大賽經驗不是很多,因為以前排名問題大賽打不上,現在她們需要鍛煉,我們要給她們時間,然後讓她們去盡快成熟。通過大賽的歷練,去成長。從輸球到贏球,到增加自信心,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